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纯化的家蚕微孢子的DNA抽提及PCR检测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0.1mol/L K2CO3 0.1mol/L KHCO3作为诱导剂诱导人工纯化的微孢子发芽是最佳选择,配合proteaseK法,能较好地抽提微孢子的DNA;PCR检测灵敏度研究发现,最低检测微孢子核酸浓度是3.25×10-2pg(25μl反应体系),溶液中只要有4粒微孢子即可检出。  相似文献   
2.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在E.coli和家蚕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hIGF-I基因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在E.coli中进行了融合表达,West-ern blotting显示在26 kD附近有一条特异条带。将hIGF-I基因克隆进pBacPAK-8,获得了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IGF-I,在脂质体的介导下,与线性化的家蚕杆状病毒共转染家蚕培养细胞Bm-N,经空斑筛选,PCR检测,获得了重组病毒Bm-Bac-hIGF-Ⅰ。SDS-PAGE检测表明,在感染重组病毒后,家蚕幼虫血淋巴中可以检测到一条分子量约为7.5 kD的特异性条带,ELISA检测表达量达4.51μg/mL蚕血淋巴。  相似文献   
3.
苏州大学蚕学本科专业"3+1"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1”教学模式是将4年本科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前3年完成,4年级学生进入研究室、协助导师进行教学、科研、开发及生产实践活动,并完成毕业论文,由于有比较好的工作基础,并实行了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制度、导师负责制度、以及有效的学生管理制度,引进了部分鼓励和激励政策,苏州大学蚕学专业实行“3 1”教学模式后,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促进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活跃校区学术活动气氛等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该校农科类专业硕士生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课程实践,就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以东海宁波海区收集的甲壳内侧出现白斑为特征的发病中国对虾为材料,从中分离出一株病毒(ZJ2001),经电镜和动物试验鉴定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用煮沸法一步获得病毒基因组DNA,以此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病毒囊膜蛋白VPl9的基因,将扩增得到的基因克隆并测序.用DNATools软件对测得的序列分析表明:VPl9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的比较(AF309029),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9%,氨基酸同源性为98%.  相似文献   
6.
简要简述近年来猪瘟病毒及其囊膜糖蛋白E2基因在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