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从教育和文化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化服务6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5—2014年西部地区12个省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差异,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也存在波动;各省区市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显著,可划分为高、中、低3个层级,各层级内部的差距也较大,并呈现“从北向南递减”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决定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强弱,但并不直接决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受投入力度和投入效率的影响,并与区域人口及人力资源状况、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强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库区水资源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角度出发,分析行政区划分割及其地方利益博弈引发的库区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出现"公地悲剧"等现象;然后,运用博弈论、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理论,结合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尝试提出了构建库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新体制,中央领导、地方参与共治、统筹协作库区水污染防治管理的新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正逐步扩大而非逐步缩小。之所以如此,东中西部不同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的扩大可能是较为突出的影响因素。本文试图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提升的关系作一些研究,以探索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可行途径。(一)经济发展阶段论与产业结构提升的主导作用现代发展经济学突破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本积累是一国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理论定式,强调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发展经济学家通常按主导产业次序的变化来区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阶段的更替。并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