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对人的表现,离不开对身体的描述,在社会文化、意识的作用下,文学作品中人的身体被赋予了许多含义。随着今天消费文化的兴起,身体开始与传统的价值意义分离,成为现代人自我表现、自我描述的重要方式。金原瞳在小说《裂舌》中描写了日本年轻一代通过身体改造探索人生意义的过程,其中的身体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她的创作对我国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老师们并不需要领导天天发奖金,也不需要请他吃自助餐。愉悦的笑脸、赏识的神态、鼓励的眼光、赞许的倾听都会给他们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和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他的作品独具特色,向我们展开了一个表现“日本文学之美”的世界。 早期的川端康成并不是一个大力提倡日本文学传统的人。这一点同他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很大关系。川端康成走进社会、走上文坛的时候,正是日本处在大正末期和昭和初期的大混乱时期。当时,日本国内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原本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的高考材料作文题目,总结出高考材料作文的特点,优点及缺点,主要是从材料作文的形、内容、思想价值倾向方面加以讨论.特点主要有形式多样、内容具有时代感、思想内容多思辨,体现价值观,缺点主要是评卷标准无法把握.文章给出了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简介:杜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后代对其有“杜少陵”“杜工部”之称,其诗因反映当时的现实社会人生,故有“诗史”之称。“奉儒守官”(《进雕赋表》)是杜甫的人生志向,但他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大半生困顿、潦倒,因而对世态人情的感受很深刻。诗歌创作背景: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相似文献   
6.
一、对传统小学教师素质结构的质疑  长期以来 ,我们对小学教师素质的研究采用单一、静止的思维方式 ,认为小学教师素质主要是由不同的素质要素而构成 ,如有的人提出小学教师素质应是四要素、五要素 ,等等 ,我们把它称为“罗列因素论”。然而这种单一罗列素质要素的观点没有真正以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小学教师素质的方法论 ,因而并未完全揭示小学教师素质的结构理论 ,充其量只是从不同方面 (或侧面 )得出结论去说明小学教师素质发展的整个过程 ,这就难免以偏概全 ,犯形而上学的错误。首先 ,“罗列因素论”为我们提供的是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  相似文献   
7.
对现行初级阶段留学生的听力教材进行分析思考的同时,也指出了它在设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对今后同类听力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自确立以来,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以及文化保护做出了极大贡献。在21世纪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入困局。笔者以我国最年轻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为研究个案,探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困境所在,对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区域制度体制完善提出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被公认为"世界通用语言",同时它也是重要的世界信息交流媒介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用语。作为高中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显得尤为必要。新课改强调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互动式"课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课堂自主沟通的方式,达到"活动"学习的目的。教学是一项师生间双向的活动,互动式教学的形式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其重点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加强交流练习。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1与1的比较     
刘雪  王彦彦 《中学教育》2007,(10):15-16
电视里直播着一场国际比赛。对手分别是中国乒乓球骁将刘国正和德国名将波尔。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一局,刘国正已落后,如果再输一分就将被淘汰。观众心里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在这关键时刻,刘国正的一个回球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