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广胜寺     
洪洞县城东北十七公里处,有个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山麓,这就是广胜寺区的所在地。 广胜寺创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起初寺名叫卢舍寺,唐大历四年(769)重修,改寺名叫广胜寺。 广胜寺包括上寺、下寺和水神庙三部分。 上寺位于霍山山巅,翠柏环绕,古塔高耸,殿阁巍峨,极为壮观。上寺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组成。始建于汉,历经唐、宋均有重大修葺与扩建。后在金末兵灾和元明大地震中,全寺建筑,毁塌殆尽。明代重建,力仿前朝,故形制结构,仍具元代风格。山门内为塔院,飞虹塔矗立其中。向后是弥陀殿五间,殿内供弥  相似文献   
3.
力量素质是从事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重要素质之一。根据8—12岁儿童的生理特点,怎样合理、有效地安排他们的力量训练,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单兵火箭弹为研究对象,进行弹头偏转弹体空气动力效应的风洞实验设计与研究。实验选用低速风洞,在弹头偏转条件下,得到不同位置点在不同偏角和不同攻角的表面压力变化规律。实验使用性价比高的U型管对压力进行实验测量,用不同长度橡胶管对平板压力进行测量,得到U型橡胶管对压力测量的影响关系,对弹头表面所测压力进行修正;从而进一步得出在有攻角的条件下,压力变化受弹体头部偏转影响更明显,并进行相关实验的流体力学数值仿真。为后续的弹头偏转条件下弹体空气动力学数值仿真以及弹道控制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一部《三国演义》,共容纳人物五百多个,其中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不下百数。这么众多的人物,这么众多人物的活生生的形象,它标志着《三国演义》的人物造型精美独到,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6.
一、为谚语正名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 :“谚 ,传言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释 :“谚者 ,直语也。”旧版《辞海》释 :“俗言曰谚。”新版《辞源》释 :“长期流传下来文词固定的常语。”说谚语是“传言”,这概念是含混不清的。因为古圣先贤的训条是传言 ,经史典籍的警句是传言 ,谚语也可以说是传言。把格言、警句、谚语包容在一起 ,便使谚语的界定十分模糊。说谚语是“直语”,也很不确切。因为直语是不加修饰、不加润色的词语 ,历来有不少文人下笔重在朴直 ,但那绝不是谚语。说谚语就是“俗言”,这也不尽然。谚语固然是俗言 ,…  相似文献   
7.
仔细读完王含光的诗集,我不由得掩卷长叹:好一位精通诗道的大家!他的诗,有着唐诗宋韵的风范,有着国风乐府的格调,思路如行云流水,篇成如璧合珠联。假使岁月能倒流八百年,放在盛唐诗坛上,王含光和他的诗作,是完全可以和当时的田园诗派孟浩然诸公并驾齐驱的。  相似文献   
8.
本刊从创刊号起,将逐期选载《河东史话》。 “河东”一词,作为行政区划,始于秦始皇廿六年(前221)定天下为卅六郡;终于民国十七年(1928)撤消“道”的建制,历时两千余年。其间虽然随着朝代的更迭,辖区范围多有变化,但大体上相当今之运城、临汾两地区。这里山川壮丽,物产丰饶,人物荟萃,古迹繁多,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化策源地,有许多值得整理和记载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基于如上的认识,我校中文系谢伟锋、王树山、邵仰武、盂肇咏、张春山、尚恒元六同志。组成《河东史话》编写组,利用授课之余,通力编写.目前此项工作,已经接近完成。本刊特征得他们的同意,先选登其中部分篇章,以飨读者,停事先睹之快. 《河东史话》在编写上基本遵循以史为纲,以人事为目的体例,尽量做到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叙写时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篇幅短小。其所用史料则以运城地区为主,兼及临汾地区;起于上古传说,止于辛亥革命,约七十多个细目,共约十八万字。本刊限于篇幅,无力全载,谨向读者致歉。史话的编写者还通过我们奉告读者;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囿于见闻,舛误之处,在所难免,敬希各方面的专家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日后匡正是幸。  相似文献   
9.
猗顿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商业巨子,与陶朱公齐名,并称“陶朱琦顿”,在商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猗顿一生的不朽业生绩是开创与发展了“三业”:畜牧业、运输业、珠宝业。他由一介寒儒发展成为百万富商,能聚能散,造福当世,荫被后代,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纪念。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临猗县王寮村西有一座古墓,古墓中埋葬着2000多年前的商界先贤猗顿。猗顿原是当时鲁国的一介寒儒,在那战乱的年代里,他过着“耕则常饥,桑则常寒”的日子,饥寒交迫,难以为生。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是陶朱公指点他:“子欲速富,当畜五。”(,雌性的牲畜。)猗顿来到古郇国这块水草茂盛而人烟稀少的土地上,十年之间,由畜五发展到牛马成群。随后他又利用畜群中的骡马,运输河东池盐,销往河南、山东、秦地以及西域,把畜牧业和运输业结合起来,形成当时绝无仅有的经济大气候。就在猗顿的畜牧业、运输业发展得繁荣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