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桂跃 《科技通报》1998,14(2):143-146
通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的研究,明确了在心叶末期前90%的幼虫集中在雄穗中,抽穗后才分散转移,大多数幼虫分散到中部和穗部,占总虫数的60%左右.经不同时期防治试验表明,在春、夏、秋玉米连续种植,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区,在心叶末期防治的基础上,在吐丝期再防治一次,才能有效地减少虫量,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吕仲贤  王桂跃 《科技通报》1994,10(6):373-376
通过人工接虫、室内试验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分析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取食位置.结果表明幼虫在分散前集中在未抽出的雄穗上取食,分散后主要取食玉米中部的茎和雌穗;喇叭口期以前的幼虫为害虽然造成花叶,但其成活率很低,对玉米影响不大。建议在玉米抗螟性鉴定时应考虑玉米茎和雌、雄穗对幼虫的作用,在防治时采用喇叭口末期集中施药和抽雄期适当去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桂跃  金加同 《科技通报》1991,7(6):331-334
1982~1989年,对浙江省玉米青枯病进行了研究,明确该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玉米乳熟后期的重要病害。病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干枯,根和茎基呈现水渍状腐烂,经鉴定认为该病是由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 MaIthews)和禾生腐霉(P. graminicola Subram)侵染引起。并阐明了品种、播种期、气候、肥料与该病发生的关系,提出了以选育推广抗病品种为主,强调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的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