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所谓“曲问”,即教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单刀直入地设问,而是另辟蹊径,从而让学生得到答案。运用“曲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智。   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内容故做否定,从反处设疑,从无疑处设疑。这种方法犹如投石激浪,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并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田忌赛马》这课,教师虚拟一个情景:如果田忌按照孙膑的方法结果失败了。这样,教师借助合理的推理想象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有些问题较难。尽管学生阅读能力较强,思维比较灵活,但他们还是会有一时的思维受…  相似文献   
2.
作文训练是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互批作文则是冲破写作定势、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反复互批 ,可以引起争辩 ,使无疑处生疑 ,从而达到拓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智力水平的目的。这种“互改—互批—互评”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 :一、打破了束缚创造力的“思维定势”学生对作文的“一作一批”,见惯了 ,感到满足 ,不再有什么“非份”要求。有了这种“定势”,知识上少有长进 ,思维上没有创新。而反复互批“作文”,于不疑处“设疑”,就能摆脱“一作一批”的习惯性程序的羁绊 ;就能对老师的面评和同学的批改进行纵横推敲、追根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