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荣发 《中国德育》2006,1(7):67-70
“主体发展性”大学德育教学模式以切入主体的人生课题、启发主体的德育实践、引发主体的心理体验、激发主体的问题探究为思路,围绕促进学生主体发展这个主题,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环节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努力把大学德育教学过程建设成为主体个性形成、主体精神培养、主体德性塑造、主体人格提升的过程,有效地贯彻了“教书育人”的原则,调动了学生参与德育教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活导论》,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生活方式、学习方法、目标选择等方面,对大学生如何提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给予了比较具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大白菜生产中常见病害症状的识别与防治方法,以期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其基本进路是加强理论研究、教育传播、实践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具有普及传播、教育引导、理论建构和价值实践等功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切实实现上述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荣发 《上海教育》2001,(20):47-48
在高校教育和管理中,如何贯彻“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华东理工大学德育研究室主持召开的“学习‘以德治国’,落实‘以德治校’”专题研讨会,结合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践本性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本质特征,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求、人类思想理论的实践本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养成规律所决定的。“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具有多种类型,多样模式。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贯彻衔接性、个性化、可操作、有效性等四个原则,以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使用连续铸造技术,包括轧辊连续铸造技术、双结晶器连续铸造技术、反向凝固连续铸造技术、连铸连轧技术、电磁连续铸造技术、双流浇注连续铸造技术等来制备梯度功能材料具有大尺寸、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等优点,目前已引起了国内外材料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刚刚起步,江泽民总书记就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把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七一"讲话中,又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把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界定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学校是青少年学生聚集的地方,担负着培养社会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分析了远红外技术的原理以及技术应用特点,并对传统的食品工程处理技术做出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明确在工艺上的进步。其次重点介绍远红外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形式,总结技术发展历程,帮助减少应用环节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们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进行的,都有其内在的依据。外在的思想道德教育如何才能转化成行为的内在依据,这不仅涉及到教育内容和任务的恰当定位,而且涉及到对教育对象接受机理的准确分析和把握。只有当教育与接受两方面形成良性互动共振时,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