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军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保密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军事信息安全的严峻形势,分析网络环境下军事学术期刊保密工作的隐患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计算器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从数值计算器、含统计函数功能的科学计算器到图象计算器和具有交互、编辑与网络功能的计算机相继面市。新课程标准和大纲已做出了规定,计算器进入数学课堂已成为一种要求。事实上,让学生使用计算器并不错,问题是看你如何用,在教学中起什么作用。笔认为,它可以用来验证一些笔算的结果、处理一些较大数目的计算。计算机可以代替部分实物学具,演示一些具有活动性的学习内容,如图形的分解、组合等。  相似文献   
4.
王高翔 《生活教育》2014,(18):21-22
小学数学教学范式是课改、开放、艺术的需要,在教学中应体现核心理念,把握课堂特征。要明确流程要求,活用教学形态,探索出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新课型,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教学模式是指具有一定特色的,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流程的教学与方法的统称。狭义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思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课堂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改革的历程中,每前进一步都体现了开放的思想和策略。如数学建模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参与)→建立结构模型,知识链接(问题数学化)→应用体验与训练拓展(问题解决)”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注重内容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就要不断地创新。创新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在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共性基础上.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才是创新之所在。学生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局面要通过教师个性化教学来实现.教师个性化也会不断地丰富新课程实验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圆柱的认识(教材第38、39页) 复旧引新设计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它是谁?出示由各种立体图形组成的机器人(如图),指名学生说出机器人的头、身体分别是什么图形?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师:机器人的手臂和腿是由什么图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说明在导数中阐明了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对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对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对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提示我们三次函数是多项式考查的重点。又由于三次函数的导函数是二次函数,而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所以三次函数的问题,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热点和亮点。因此近年来高考以及各地模拟试题中,对函数的考查并不仅仅局限在一些基本初等函数上,出现了不少以三次函数为背景的好试题,需要教师和考生多进行研究,以便掌握规律培养三次函数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微型实验在小学数学电教研究中的价值及设计一、“微型实验”概念的提出及其产生的理论基础一般地说,电教实验从研究范围上可以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宏观研究也叫做系统研究,是从抽象层次就某类课题采用整体性结构研究,被控交量呈多元形态。这种类型的研究主要探索...  相似文献   
10.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构建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未来学习化社会中,随着知识总量的迅速增长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成为每个人终身学习的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具备综合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显得尤为突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提供了可靠保障和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