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本文构建了顾客策略行为下基于CVaR风险度量准则及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供应链系统中,风险规避的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行为。采用群决策理论,探讨了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机制和利润的分配机制。研究表明:第一,顾客策略行为下,产品的最优零售价格可以起到平衡供应链的利润与风险的杠杆作用;第二,当零售商和制造商的风险规避度不等时,基于帕累托最优准则的收益共享契约可以使分散式供应链达到协调,但不能实现渠道利润在成员企业间的任意分配,各成员企业获得的最终利润取决于他们的相对风险规避度和在供应链中的影响力;第三,基于帕累托最优准则的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平衡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利润与风险。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工商管理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脑”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模式认为,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拥有“双脑”型人才,即具有商业头脑的“左脑”型人才和充满激情与创新的“右脑”型人才。其次,“双脑”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依托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体系设计。最后,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改革与提高专业教师质量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以态度、个性特征和文化适应性为主要研究构面,对消费者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关于信用卡信贷使用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建构了循环信贷模型和分期付款模型。研究证明,金钱信用态度以及文化适应对循环信贷、分期付款行为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个性特征中对循环信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依次是:冲动性、延迟享乐、外控、内控。对分期付款使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依次是:延迟享乐、冲动性、内控。研究还发现,自尊与循环信贷、分期付款行为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价格管制、医保支付政策与制药企业创新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新鑫  侯文华  申成霖 《科研管理》2015,36(12):120-128
本文综合考虑价格管制和现行的医保支付政策,研究制药企业创新投入和药品定价的协同决策问题,探讨价格管制和医保支付政策对制药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药定价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制药企业定价机制的选择受到管制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双重影响,特别地,当医保支付比例较高时,价格不能作为药品的创新水平的信号,适当降低医保支付有助于控制制药企业创新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价格管制对制药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受到医保支付政策和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共同影响;价格管制并非总是降低企业的创新激励,当医保支付比例较高时,价格管制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创新投入配置的扭曲,提高创新能力中等的制药企业的创新激励。  相似文献   
5.
申成霖  张新鑫 《软科学》2016,(4):114-119
构建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研究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下,风险中性供应商和损失规避零售商的决策行为,探讨消费者策略行为强度、零售商损失规避度对供应链协调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商最优订购量是损失规避度和批发价与收益共享系数比的减函数,消费者策略性越强,产品的批发价格越低,零售商获得的利润分成越高;面对策略型消费者,当供应商为风险中性,零售商为损失规避时,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和上下游间损失共担;当上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相当时,收益共享契约更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6.
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竞争市场中,政府的战略性创新激励政策、价格管制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对制药企业创新激励和创新药市场绩效的综合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价格管制并非总是降低制药企业的创新激励,在一定条件下,价格管制能够引导企业的创新投入实现社会最优配置;价格管制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合理匹配,可实现制药企业、医疗机构、患者、医保机构和政府的"多赢";政府的战略性创新激励政策能够对制药企业的创新投入进行双向调节,引导其实现社会最优配置,进而提高制药企业的利润和社会总福利;当管制价格高于社会最优的管制价格时,提高医保福利水平和降低管制价格均会削弱战略性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