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实际问题驱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讨论如何结合科学研究,以实际问题驱动研究型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其基本科研能力的目的,同时使得教学和科学研究相互促进、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2.
祝恩 《中国科技信息》2012,(15):155-156
人类的知识体系形成过程通常是从实践活动中归纳出一般结论,再用一般结论指导更多实践活动,即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过程,这个过程反复交叠进行。我们的教学经常会忽视自下而上的过程,而直接继承自下而上得到的结果,直接学习这些结果来解决实践问题。这种自上而下的演绎教学方式容易使学习者形成被动接受概念和结论的习惯,难以激发创造性思考。自下而上的归纳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过很多教材的组织仍然是自上而下的模式,从而受教材影响导致课程教学的自上而下模式。论文对于数据结构课程中入门概念,探讨如何采用先自下而上,而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模式,而不是通常的自上而下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祝恩 《科教文汇》2011,(7):205-206
从古希腊哲学对世界本源追寻的方面解读巴门尼德变化在逻辑上的不可能.我们看到其理论的合理性所在。虽然巴门尼德的变化在逻辑上不可能的观点.被后人所不认同.但巴门尼德学说中却存在着绝大的真理。  相似文献   
4.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算法及其程序实现的讲解,一些抽象概念在程序中体现为具体的程序语句,为了将这些程序语句和抽象概念联系起来,通常需要给程序加大量的注解。一种将程序语句与抽象概念联系起来的做法是在程序代码中使用宏,宏的名称以抽象概念命名,这样可以简化对程序的理解,将注意力集中在算法的逻辑层次上。论文以数据结构课程中的二叉树中序遍历算法和堆排序算法为实例,探讨在在程序中使用宏,以帮助建立抽象概念与程序语句的桥梁,达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程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