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奴隶占有制社会,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是古代东方的奴隶制;二是古典奴隶制(雅典、罗马).这两种不同的形态的说明,不在本文范围之内.但要指出,生产关系的基础是所有制,所有制不同生产关系就因而不同.在古代东方奴隶制下,奴隶不是物,奴隶可能有他自己的经济,这是和古典奴隶制迥然不同的.马克思曾指出这两种奴隶制有本质上的不同:"在古代世界,商业的影响和商人资本的发展,总是结果为奴隶经济;或视其始点如何,结果不过把奴隶制度由家长式的,以生产直接生活资料为目标的,转化为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标的."东方的奴隶制是家长式的,是以生产直接生活资料为目标的;古典奴隶制则是以生产剩余价值为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育是普通教育。中小学的外语教学,既不同于外语学校,也不同于大学的公共外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对于以培养阅读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中、小学英语课来说,也必须把听说训练放在重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走进了中小学校学校,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电子文件以操作方便、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具有传统文件无法比拟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也为学校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相似文献   
4.
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忡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报纸上的文艺、文化副刊,理所当然也应该发挥这样的作用。当今时代,文化、文艺副刊是整个报纸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报纸的党性原则,党在各个时期对报纸提出的任务、方针、政策、原则、纪律,副刊都要坚决执行,不能有任何例外。但是,副刊毕竟是副刊,有自己独特的存在形式和表现方…  相似文献   
5.
如毛主席所指出,在中国三千年封建时代中,"虽有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的作用".个人体会这一经典指示,是说明从西周到鸦片战前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商业交换的发展是有的,所起的作用也有一些,但没有发生决定的作用.这决定的作用指的是改变封建经济本质的作用.我们研究古史上的经济发展时,应当不夸大、不缩小,紧密地掌握这一历史实际.隋唐以后,商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它的影  相似文献   
6.
高职课程改革与开发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课题。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客户开发与管理》课程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纪学 《军事记者》2010,(12):51-52
杨子才同志说自己“一生读史未尝中绝”。此言不是信口开河的虚夸.也不是故作惊人的炫耀,而是他饱览历史原野多彩风景后的快慰.探寻历史峰谷复杂奥秘后的遐想,以至丝丝缕缕的凝思和感慨。  相似文献   
8.
魏晋的"玄学",一般称为"清谈",是反映着统治阶级内部阶层斗争的.向来提到清谈,总以王弼、何晏为首;论到清谈误国,也把王、何拉在其中,是不太正确的.魏晋玄学前后不同,王、何的玄学是"老易",嵇康以后是"老庄".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二说:"陈寿魏志王粲传末言嵇康好言老庄,老庄并称,实始于此."这话是正确的.其实嵇康和阮籍一样,阮籍是:"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王粲传)嵇、阮实喜庄周的放荡而并非学老子的.不过魏晋人以周  相似文献   
9.
艺术的反映对象有没有特殊性,其特殊性是什么?这是美学和文艺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而且有利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读云逢鹤先生诗选《人·鬼·神》,感到诗人始终处在诗情亢奋状态。诗人写工矿,写农村,写城市,写海洋;写老一辈革命家,写崛起的新一代,写海外侨胞、游子,写异国商人、文人;写纯真的友谊,写甜密的爱情;写风土人情,写风光旖旎。琳琅满目,多彩多姿。诗人似乎在用他的整个创作实践和全部艺术激情证实一个最朴素的真理——文学源于生活。生活凝重,诗情也凝重。他没有用美丽的想象去渲染那些乐观者的浪漫情绪,他看到的是生活的艰辛以及人们衍扬生命的坚韧。尽管诗人命运多舛,但他有理想,有热情,有坚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