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和谐校园理念的提出,与我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有关,更与学校固有的特点直接相关。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而且应该将和谐作为它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诉求,其理由如下: 首先,学校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日益世俗化。学校和社会相隔的围墙已被打破,象牙塔的地位已越来越受到开放社会的影响;同时,校同受到外部社会的影响,各种社会冲突和辛十会矛盾必然影响到校园人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2.
问答式的互动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被运用。但是从学生举手发言、积极参与的状况来看,往往是低年级的课堂热热闹闹,高年级的课堂冷冷清清。就算是同一批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全班几乎所有学生都会高举小手,谁要是轮不到发言还会很失落;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要求主动发言的热情远不如以前,越是高年级学生表现得越沉闷,课堂氛围越不活跃。究其原因,从主观上讲,这与高年级学生心理活动复杂有关。有的学生在众人面前讲话有紧张羞怯之感;有的抱与己无关和无所谓的态度,对教师的表扬也不看重;有的认为懂了就好,何必说出来……各种思想顾虑造成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的心理障碍。从客观上讲,高年级教师的提问比低年级更难,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要求会比低年级更高;还因为到了高年级,学生忙于做课堂笔记,无暇思考教师的提问,无心参与课堂讨论……这些都造成高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显得不够活跃。为了让高年级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胡佩丽 《科教文汇》2007,(8Z):24-25
本文从心理健康相关概念入手,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期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1.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在现行社会中,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从单一专业性人才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转变。这一转变要求学校承担起为社会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使命,而校园文化正是科学性与人文性交叉渗透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心理健康相关概念入手,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期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心理健康相关概念入手,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期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