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精神分析学家对教育地位的有关看法及其对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的启示这两个方面详细阐述精神分析学派的教育蕴涵,并通过对精神分析学派理论本身的分析,指出其教育蕴涵的不足之处,这对现代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广义的韦伯·费昔勒定律出发,建立了照明舒适度的数学模型,得到了3种照明光源下的办公室照明舒适与照度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办公室照明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胡昆 《中国科技纵横》2010,(19):154-154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近二十年来食品加工产业的飞速发展,更多的食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食品安全问题、新技术问题、能源和资源代价问题的研究进展。旨在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侯松山  胡昆  封琮 《海外英语》2011,(4):146-147
文章以江苏省人民政府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英文门户网站为例,分析了语言质量方面存在的单词拼写错误多、格式使用不规范、译文措辞较随意以及译文原文差异大等四类问题,提出了三条相应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5.
胡昆 《华章》2011,(30)
胡锦涛总书记的“三贴近”理论深刻阐明了新闻事业“以人为本”的要求,具有独到的创新价值.尤其对于党报而言,有着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党报的发行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三贴近”理论在改进党报工作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对如何切实履行“三贴近”原则提出建议,以将理论落实到实际,从而探索未来的党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蕴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将归因与动机结合起来,把归因研究的重点从对归因前提、条件的研究转移到归因过程和归因后所产生的情感和期望对后继行为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成功地对人类行为的动因作出了认知解释。其理论来源干海德的归因理论与阿特金森的成就理论。三个假设、十二条指导原则以及相应的理论模式构就了韦纳理论体系。韦纳理论蕴藏的丰富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中学生在网络使用基本情况,网络使用对其人际关系与网络行为的影响,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支持系统对其网络使用的影响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应用自编问卷,对湖南省14州市的337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中学生的上网方式、上网主要活动存在显著差异;在与亲朋好友相处和不健康上网活动方面,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中学生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环境对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结论:学校和教师应与家长、社区密切配合,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文明上网。  相似文献   
8.
荣格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作为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东方文化,特别是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有着不解之缘。在人格本质上,对人格的整体性、发展性与和谐性的重视是两者人格思想的核心;在人格类型上,都倡导“内”具个性“,外”具和谐性的内外兼和之人,只是两者各有所侧重;此外,两者在人格结构、人格发展目标、人格治疗观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
高明珍  胡昆 《青年记者》2017,(18):74-75
近年来,微电影发展迅速,优秀作品大量出现、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经济效益并不乐观.一方面,网络文化新形态如网络自制剧、网络直播、微纪录片等迅速涌现,给正在摸索发展期的微电影带来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微电影自身发展步入瓶颈期,存在整体艺术水准不高、盈利模式不成熟、创作资金短缺、衍生品开发不充分、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当前,媒介融合持续加深,微电影应利用融合平台加强跨媒介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网民规模扩大,存在一定比例不健康上网情况,上网呈低龄化趋势,以及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中的新特点、上网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等情况值得关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文明上网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