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为评价《中华耳科学杂志》45篇来稿的同行审稿质量, 对审稿专家的对口程度、是否认真审稿、对稿件的整体评价准确与否及所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量化分析。结论是,同行专家对稿件学术价值判断准确者达95%,是编辑部决定稿件是否刊用的重要依据。但是,同行专家的审稿质量参差不齐,经过同行专家审阅的文章仍然隐伏不少“硬伤”, 编辑部应该选择“完全对口”即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的文章与所审稿件有相似主题的、审稿认真的专家进行外审,并对文章仔细复核,对其学术质量进行终审把关。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中华耳科学杂志》52篇来稿中引用的565条文献,发现有51篇的225条引文存在各种错误,其中17篇(33 %)为书写错误,不影响读者检索;34篇(67 %)为实质性错误,影响读者检索或对引文内容的理解。后者可分为两类。①引用内容错误:把原作者的观点引反,引错内容或引用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不存在;虚假引用或间接引用,即不直接查对原始资料,而是转引他人的二手文献,常常将内容引错。②引用形式上的错误:引错作者姓名、篇名或期刊名,以及出版年份、版次和卷、期、页码错误。探讨了从技术层面上和从提高思想认识上增加  相似文献   
3.
对稿件的量化分析表明,稿件中存在着不少错误信息,编辑部应与同行审稿专家、作者密切配合,把好审稿三关,切实保证文章质量。根据国内外的刊后审读和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资料,已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中依然包含不少错误信息或不足之处,应引起读者、作者和编者的注意。提出了编辑如何拒绝错误信息、厘清虚假信息、追求正确信息的措施,以期把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精品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华耳科学杂志》52篇来稿中引用的565条文献,发现有51篇的225条引文存在各种错误,其中17篇(33%)为书写错误,不影响读者检索;34篇(67%)为实质性错误,影响读者检索或对引文内容的理解。后者可分为两类。①引用内容错误:把原作者的观点引反,引错内容或引用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不存在;虚假引用或间接引用,即不直接查对原始资料,而是转引他人的二手文献,常常将内容引错。②引用形式上的错误:引错作者姓名、篇名或期刊名,以及出版年份、版次和卷、期、页码错误。探讨了从技术层面上和从提高思想认识上增加引文准确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