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苗颖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104-104
随着Internet应用的逐渐普及,WWW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分布式信息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信息源。但因Internet所固有的开放性、动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然而医院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医疗人才,为此便要求医院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本文笔者便针对新的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展开分析探究,旨在促进医院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苗颖 《记者摇篮》2010,(8):51-52
电视专题栏目是电视节目的最重要元素之一,栏目的定位和策划既要贴近生活又要有所创新。好的栏目拥有忠实的观众,会提升和拉动频道的收视率。生活服务类栏目应提供实实在在的生活服务,选择百姓最需要最关心的生活话题,然后为百姓解决问题;应把握生活引领生活,既要反映现实生活,更要洞察生活,提出生活中的新主张;还要不断创新、追求独特,这样才能在观众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培养出一批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  相似文献   
4.
礼仪是一个人个人气质、道德水准、审美情趣的综合反映。它标志着一个人的文化品味和文明程度。我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礼记》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是说礼节崇尚交往,只往不来,不符合礼仪。可见,礼仪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交际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对个人来说,则是“礼及身而行修”,即礼牵涉到自身就行为完美。孔子更从道德层面论及礼仪的具体内容:“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也就是说,君子应该重视道德礼仪的三个方面:使自己的音容笑貌雅正起来,就可以避免粗暴和放肆;使自己面部表情庄重起来,就接近了诚实守信;说话注意言辞、语气,就不致鄙俗和背理。这一切几乎和我们现代人对文明礼仪的要求大致相当:仪容美,帅气雅丽,自然大方;仪态美,举止庄重,质朴从容;语言美,谈吐得体,不亢不卑……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史料在教学和命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史料甄别、选择和解读的文章经常见诸历史教学类刊物.在教学设计和试题命制中.各种新史料的涌现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开始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建设,通过分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这对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即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如厌学、缺乏信心、被动应付等消极情绪,这些负面的情绪通常是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根源。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直面这些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并且也必须如医生一样,懂得如何对症下药,尽量将这些负面情绪扼杀在萌芽之中。从近几年的从教经验来看,笔者认为尽管很难为消除负面情绪找到某种一致性的良药,但也并非无迹可寻。  相似文献   
8.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和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这两个概念的提出,现行高中教材是这样表述的。人民版必修三第66页(2009年版)写道:“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孙中山逐渐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  相似文献   
9.
男生到访     
“哇! 你们这些东西还在挺尸,快点起床,收拾收拾乱七八糟的东西,男生到访!”我一踏入宿舍门,就急忙对横七竖八的躺在床上的舍友嚷道。 “什么?男生?到访?!”雨反应激烈地从床上弹了起来。 “快,姐妹们,快收拾自己的东西,然后再打扫公共的地方,我们要做出个好榜样给他们看!”还是舍长临危不乱。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汉字的追源和解读可以成为深化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历史课堂上对汉字的解读,可结合教学情境从字形入手,通过文字探源与义理分析,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的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