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本文针对于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蒙汉双语”教学工作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结合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借鉴国内外双语教学中适合蒙汉双语教学的一些方法和策略,立足于我区蒙汉双语教学的实际,深入分析蒙汉双语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试图从目前一种特别关注情境的理论一一认知理论出发,探索蒙汉双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认知理论在我国主要通过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学习的教学模式,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在寻求更有效的提高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试图从这种特别关注情境的理论——认知理论出发,并以这个理论为基础,确立蒙汉双语教学的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以便进一步探究和完善蒙汉双语教学的策略。这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初读周作人散文的第一个感觉或者最初品到的味道层次是淡,有点淡乎寡味。周作人散文品味到的第二层味道是干涩。读起来有种枯燥干涩、难以促读的阅读感受,一般读者如果体味不深、阅读不细,很容易得出枯燥乏味的结论。周作人散文品味到的第三层味道是甜味。周作人散文的价值也体现在这一点上,他文章的平淡、干涩的背后细细品味能读到内涵的腴厚与丰厚,品味到此自然感觉甘甜爽口、余香不绝。周作人散文品味的最后的味道是苦味。这种苦味才是周作人散文的精魂所在、特色旨归。  相似文献   
4.
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于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发表,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开创出“红学”的“秦学”分支,引发了一个争论的热潮。本文于自己阅读《红楼梦》真实感受,就论证方面、自相抵牾、理解方面的所谓事实歧误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英雄"形象的抒写始终是中国当代军旅文学作品的灵魂和精髓。随着时代的变迁及政治背景的深刻变化,受重就"英雄"形象的审美倾向也发生着嬗变,从而使得创作者们的英雄观念和创作理念不断更新。笔者从政治、时代、精神需求及心理审美特征和时代对英雄的呼唤挖掘受重审美倾向嬗变的根源,并从受重的视角、单一到多元、共性到个性再到人性三个方面审视受重审美倾向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茯苓 《百科知识》2001,(3):31-42
在所有的国家,当前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组织犯罪,有些国家有组织犯罪表现得还十分严重。联合国驻维也纳有关机构负责人表示,打击有组织犯罪已是维护各国安全利益之急需。1997年,美国安全顾问在谈及美国外交政策的5大优先目标时,将打击国际有组织犯罪列为第三位.仅次于北约东扩和改善美亚关系。有组织犯罪的危害极为严重,一些有组织犯罪集团渗透到某些党政和政府机关,尤其是地方政权机关,对其施加影响,严重腐蚀了一些政府官员,导致政府的方针政策失去公众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蒙汉双语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调查,从环境(管理/评价、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角度分析与讨论了调查结果。最终,作者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对高等院校蒙汉双语教学课程做了新的定位,并为这一课程的重塑提出新的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8.
象征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与文学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过诸多作家的创作开发,象征艺术已经成为升华作品的思想境界,充实和拓宽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不可忽视的手段。鲁迅先生更是为我们开辟了象征艺术的新天地。通过对鲁迅《阿Q正传》、《药》、《风波》、《范爱农》及《论雷峰塔的倒掉》等小说散文中创造性运用象征手法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具体实用的学习收获。  相似文献   
9.
湖萍纪行     
雨茯苓 《江西教育》2022,(12):52-53
回过神来时,自己已在车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发呆良久,我一面感叹自己飘忽不定的生活,一面又有幸于自己得以踏过万水千山. 工作上的辗转,令我有些疲惫,同时也有些遗憾,我只成了这个小乡村的一位过客,犹如一股飘忽的风.为着弥补一些遗憾,于是写下这段文字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10.
蒙生学习汉语文是蒙汉两种语言和语言思维方式由此及彼的转换过程。蒙生在入师范学校前已经形成了母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述方式,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经常造成蒙语对汉语的冲击。笔者认为,采取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汉语句型特点和规律是排除母语对汉语文教学干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