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小同乡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我背上背包,  相似文献   
2.
《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 ,都不是真人真事 ,也不是依据真人真事来加工的。但是小说里所写的战斗 ,以及战斗的时间地点都是真的。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之一 ,总攻海岸战斗的时间 ,正是 1 946年的 8月中秋。那时候 ,我确实是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里做战勤工作。我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 ,也正是去借被子。入夜以后 ,月亮越升越高 ,也越来越亮 ,战斗打响了。最初下来的 ,都是新战士 ,挂的也是轻花。越到战斗激烈 ,伤员下来的越少 ,来的却都是重伤员。有时担架刚抬到 ,伤员就不行了。担架就摆在院子里 ,皓月当灯 ,我给他们拭去满脸的硝烟尘土 ,让…  相似文献   
3.
给我一支枪     
茹志鹃 《读写月报》2023,(35):11-12
<正>我赤手空拳,紧贴在绝壁上,面前是万丈深渊。战斗机笔直地俯冲下来,在我头上掠过。接着,咯咯地射来一串机枪子弹,第二架又怪声啸叫着,从我头上擦过去,接着第三架,羞辱我,威吓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对。我要是有一支枪,哪怕是一枝支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我愤怒地大喝一声:“强盗!”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犹觉得心在乱跳。  相似文献   
4.
我这个姓很少,就是姓茹。不是笔名。我曾走过不少地方,但碰到同姓的,只有一次,是在绍兴。听说绍兴还有个茹家楼,而我的祖上亦是绍兴人,恐怕是同出一枝。到我祖父一代,才迁居杭州,所以我在填写籍贯时,总是写浙江杭州。另外,也因为是我那愁苦艰辛的童年,基本是在杭州度过的,因此我也愿意把杭州作为我的故乡。其实,我自已的出生地是在上海。时间是1925年,阴历九月十三日。笔名曾用过两个,一是初旭,二是阿如。没有什么深奥的含义。当时在学  相似文献   
5.
数据通信是网络的主要应用之一,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多程序设计语言都开发了实现数据通信的应用程序接口,Java语言也不例外。Java语言,因平台无关和多线程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中,其丰富的类库中提供了Socket套接字,应用程序可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非常方便的实现网络间的数据通信。基于用户数据报通信协议或者传输控制协议,利用Java语言的面向对象、多线程、可视化程序开发以及Socket套接字技术,可以非常简单的实现多个客户端之间的网络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6.
春颂     
茹志鹃 《快乐阅读》2012,(17):127-128
不知别人怎么样,我对春的认识,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最早,还在儿童时代,什么春不春,好像和自己关系不大,也就很不够尊重。印象深刻的倒是过春节,不过,重视的是"节",也不是"春"。记得的内  相似文献   
7.
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象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