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含水汽油池火燃烧时容易产生沸溢现象,油滴飞溅,火焰温度,热辐射增高增强,容易导致火灾进一步蔓延,而不同含水量对汽油池火燃烧特性影响很大。含水汽油池火沸溢后,火焰高度增高,宽度增加,形成火球状,并伴随汽油的沸溅,爆裂。沸溢前,随着加水量的增多,质量损失速率减少,沸溢开始时间延迟。随着水量的增加,沸溢前后质量损失速率最大变化值增加。沸溢前,有水垫层时温度较无水时偏低。沸溢后,水量较少时,火焰升温明显,而水量较多时,火焰温度基本不变。以临界引燃热辐射为依据计算的安全距离少于油滴飞溅距离,实际罐体布置与灭火中应以油滴飞溅距离为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气火灾熔痕的鉴别主要依据国标中对熔痕类别的定性描述,一次短路和二次短路熔痕区别判断缺乏对应参照熔痕图谱,二次短路熔痕鉴定方法属于经验型。通过分析典型实际火灾案例中二次短路物证熔痕的外观和金相特征,分析二次短路熔痕特征的成因和环境影响因素,重点讨论二次短路与一次短路二者熔痕的鉴别特征,从国标、模拟实验和真实火场三者不同角度对比了二次短路熔痕物证判据,给出电气火灾二次短路熔痕物证鉴定应用与实践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