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公司社会创业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创业活动的重要内容,而跨部门联盟是其价值创造的必然工具。以我国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社会创业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分析公司社会创业跨部门联盟匹配因素的内在构成以及其与价值创造的关联机理,归纳与提炼公司社会创业跨部门联盟的文化匹配、资源匹配和管理匹配3个关键匹配因素,并指出其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存在互补或替代关系。本研究揭示了我国公司社会创业中跨部门联盟价值创造的路径,对于丰富和拓展公司社会创业和跨部门联盟理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葛笑春 《科研管理》2012,33(7):129-136
随着非营利组织(NPOs,Non-Profit Organizations)的迅速成长,企业与其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基于218家我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建模(SEM),对企业协同非营利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协同非营利组织所形成的协同网络特征,可以通过影响组织间学习能力与资源获取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指出企业协同非营利组织过程中知识溢出和资源转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不均匀性等特征,协同过程中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尤为重要,为企业平衡与有效管理这种协同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 一、加入WTO,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大量涌入 从1998年后,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形式已日益增多:2000年9月,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与中国石化正式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出资4.3亿美元购买中石化的股票,并与中石化合作,联手收购国内的500个加油站;10月28日,又与  相似文献   
4.
对ISO认证咨询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我国ISO认证咨询失真的现象,分别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理论进行经济学分析,同时对如何改善ISO认证咨询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所谓人对数学的直觉是指人们对数学对象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感觉,它所针对的对象是那些抽象的数学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把推理的过程严格的程序化,这就导致学生见到的是一具僵硬的逻辑外壳,而学生直觉的"光环"却因此被掩盖住,进而把成功的功劳归于逻辑,对自己直觉的功劳反而觉不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呢?首先,我们应该懂得: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根源,正确的直觉必须以准确牢固的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的空间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地推动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内产业集群发展迅猛。但是随着集群本身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国内的产业集群发展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在对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政府如何帮助产业集群向创新型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经济绩效和企业社会绩效"关系无一致性结论的背景下,本研究以组织合法性为切入点构建了"制度压力—社会战略反应—企业社会绩效"的分析模型。研究发现,规制、规范和认知三种制度压力对社会战略反应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对企业社会绩效的显著影响效应则只体现在规制压力上。社会战略反应对企业社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而在外部制度压力和企业社会绩效之间起到了重要的传接作用。文章最后探讨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它的迅速成长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同时,传统的企业价值观念和责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家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劳动者权益和商业伦理,更多地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而非营利组织恰好在确定企业公民身份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协同发展成为必需关注的问题。从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角度出发,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契合性,非营利组织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进程等,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往往认为企业与非营利性组织间只存在竞争或毫无关系。试图引入一个新的更为综合性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认识企业与非营利性组织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与非营利性组织间可能存在四种关系:支持型关系、混合型关系、威胁型关系以及边缘型关系,对应的策略分别是:参与、协作、防御以及监控。并基于宏观结构理论以及拓展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企业与非营利性组织间关系管理与行为的相关假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