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选用4种叶面肥在低产茶园(30年树龄)中施用,进行物候期、发芽密度、百芽重、生化分析、产量及品质方面的比较鉴定,测试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结果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广西现有茶园面积70多万亩,种质资源丰富,近年来茶叶已列入广西重要特色优势产业,并成为广西农业经济主要支柱,但茶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很少,而获得保护标志的也没能得到充分利用,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些地方名茶被外省抢先注册商标。文章主要针对广西茶叶产品地理标志的注册保护、研究开发等方面的现状提出一些配套技术和措施,使广西有特色的茶树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桂绿1号是广西茶树选育种上有史以来获得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农作物绿茶品种证书。文章主要叙述该品种的选育背景,植物学及生物学特征,经济性状及推广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4.
茶树在平地种植标准多为双行双株,大行距为1.5m,小行距为0.33m[1],从种植到投产至少要经历3周年时间,一般满3周年后只能封小行,4~5年才能全部封行。通过低位压枝手段试验,桂绿1号茶树良种得到快速成园、快速投产、节省茶园锄草费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六堡种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现主要分布于广西苍梧、贺州、八步、蒙山、昭平等地,由于该品种属地方有性系群体种,性状混杂,产量偏低,从中选育出发芽期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综合性状超过原种的株系,并培育成新的优良品种,使其发挥更大的优势,从而促进六堡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何建栋  陈佳  覃秀菊 《大众科技》2010,(8):149-149,125
"凌云白毫5号"是从广西凌云白毫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之前其亲本再生能力较弱,扦插繁育成活率较低。为提高其扦插成活率,应加速新选育品系的繁育速度,同时从节约能源出发,采用土壤灭菌及铺黑地膜代替常规苗床铺黄心土扦插法进行试验,为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对广西国家级有性系良种凌云白毫种和广西桂林茶叶研究所新育成的国家级无性系良种桂绿1号、尧山秀绿、桂香18号以及获得广西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的桂香22号5个品种的花与芽叶进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8.
覃秀菊  陈佳  陈新强 《大众科技》2009,(3):131-131,153
广西现有国家级无性系良种3个,有性系良种1个,省级良种2个,品种选育工作处于全国倒数行列。为加快广西茶树新品种选育工作,加快广西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对现有的有性系品种进行改良选育。文章主要针对广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