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主要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从三方面(问题设计—基于生活、情境教育—基于案例、体验内容—基于活动)阐述了自己对促使学生形成“尊重、关爱、责任”基本价值观的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要是以测验为本位的学习,以学习的成功来预测学生未来能否成功,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就导致了悲观的学生观,即学校教育中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是会成功的,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是要失败的。这与新课程的“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等到充分的发展”的要求相悖。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呢?通过学习以及教学实践,我认为以加德纳“多元智力论”为基础的个性化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了教学的方向性、组织性和简约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学又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教得再好,如果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学不好的,传统教育忽视了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下,应变教师单一主体论为双主体论,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学的方面,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指导学生的学,营造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