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教”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从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视域,探索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路径:打造德技并修的教师团队;建设凸显思政元素的新融媒体教材;运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9名孤残大学生进行为期7周的团体辅导干预,并与另外20名孤残大学生进行对照,在实施辅导前后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两组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辅导前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辅导后实验组在躯体化、自卑、社交退缩、偏执、强迫、精神病倾向6个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19,.043,.043,.040,.036,.016,P<0.05);在性心理障碍因子上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P≤0.001)。结论:团体辅导对孤残大学生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成为高校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在分析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种类、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成因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作者试图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文章主要介绍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以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孤残大学生日趋增多,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支持系统不足等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的偏差导致孤残大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针对性地运用个案法、小组工作法、社区工作法三大社会工作方法来探索提升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问题,为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倦怠冲击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文章全面阐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根源及其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冲击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文章全面阐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根源及其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章介绍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作用机制以及它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自我效能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影响,阐明了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