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青海省杂多县-洼里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北坡,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以北,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以南的北羌塘昌都陆块,区内脉岩岩石类型主要有超基性—基性岩脉和中—酸性岩脉,其中中酸性岩脉最为发育且分布最广,且与区内的金、铜等矿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超基性、基性岩脉不发育,矿化较少,但对其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与区内成矿作用及地质环境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测区岩石化学测试、稀土元素测试、微量元素测试、同位素测试后,经综合分析,得出基性岩的岩石类型为钙碱性岩,构造环境应属测区华力西期晚期阶段伸展环境,时代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东部三道水地区在全新世湖积层中埋深达2.0m处发现出露厚约50cm的树枝茎干保存完好的堆积层,其测年值为:湖积物:C14:5980±150a;植物茎干层:C14:5350±130a。说明在青海湖周边山地距今5000年左右广布高大松、柏等木本植物,森林间到处是觅食、歇息的藏羚羊、鹿、麝等动物。气候环境与现今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是有不同之处的。从植被类型来看也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3.
RGMAP技术从酝酿、试点到全面推广普及己近十几年。其不同于传统纸介质,而以现代计算机为辅助手段对野外PRB过程进行采集编辑,实现了从数据采集、整理及图件编制的全过程信息化,同时,该系统与GPS相集成可以随身携带在野外工作,从而实现了以电子野外记录簿取代传统的野外记录簿,不仅规范了记录方式,也提高了定位精度和速度。既满足了野外地质填图的空间定位、文字描述、图形、影像等数据的记录要求,又实现了全程数字化表达及"无纸化"填图,并以操作简捷、数据准确等优点,越来越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青睐。  相似文献   
4.
位于东昆仑拉陵灶火河中游的含钼花岗岩体,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通过锆石U-Pb测年,获得其形成年龄为228.49±0.84Ma,属印支期。测年结果为研究东昆仑造山带的成矿期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资料,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与拉陵灶火中游花岗岩有关的铁、铜、钼多金属的主要成矿期也应为印支期。因此今后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应该重点放在与印支期花岗岩岩株有关的铁、铜、钼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杂多县孤儿学校滑坡,通过滑坡概念、滑坡的基本特征、滑坡的危害及潜在的隐患,对产生滑坡的成因及滑坡体进行了详细的机制分析,进而提出滑坡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