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推“一“敲“成为千古美谈,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启迪:语文教学中,有时也需要师生一起去咬文嚼字,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lt;海底世界&;gt;时,我围绕“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一中心句,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咬“最“嚼“最“.……  相似文献   
2.
《画》是九义教材第二册的一首短诗,我尝试以下面方法进行教学,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
小心开车,到家打个电话!电梯口,母亲又像往常一样叮嘱妹妹。其实,妹妹回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车子拐两个弯就到。  相似文献   
4.
刚从课间活动氛围中进入课堂教学,学生兴奋中心的转移至关重要,导入语的设计和安排则须独具匠心。 导入的方式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境而异。笔者拟联系教学中所遇实例,从反面来浅析一下应如何走出导入语设计的误区。 A.误区一:曲 [实例]《鲸》一课的导入(人教社六年制课本第九册第11课) 师:(板书“鲸”)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字左边是什么偏旁? 生:“鱼”字旁。 师:“鲸”是不是鱼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简析]教师利用课题中“鲸”的字形结构规律,分析字的来历,引导学生对课文描写的事物产生联想,诱发学习兴趣,但设计者却忽略了一个“第一印象”问题:小学生“先人为主”现象较重。当师问鲸是不是鱼类,学生肯定会迅速作出鲸是鱼类的判断(形表义),他们会带着这一错误去学习课文,而不是带着“鲸是不是鱼类”的问题。如此,势必影响其正确判断的形成和对错误判断的更正。 [启示]导入语忌曲,与其让学生陷进去再出来,倒不如让学生识破“庐山真面目”明明白白走一遭。 [矫正] 师:“鲸”虽然是“鱼”字旁,并且它的外形及习性也有和鱼类相同的地方,但鲸却是哺乳类动物而不是鱼类,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 B.误区二:假 [实例]《月光曲》一课的导入(人教社六年制课本第十一册第9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新型的教学结构创造了条件,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以培养学生 基本的信息素养为基础,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方向, 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建构新型的教学结构这个主要的目标来展开,而不是单纯着眼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课程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不断探索其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6.
记者:“北有行知,南有陶龛”。半个世纪以前,教育之神罗轿重创办的陶龛小学为我国乡村基础教育树立了典范,娄星区成为他推行血性教育的实验田。近年来,娄星区教育百花争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成人教育声名远播,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普遍关注。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娄星区教育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都是我的错     
"不是我的错!"一段时间,这成了表妹的口头禅. 刚考上公务员的表妹,经常在我面前喋喋不体地抱怨,这不,她一大早又与领导顶了起来,摞下一句"不是我的错"就回家啦,看她一副不肯吃亏的样子,我讲起了一件趣事: 读师范时,国家给我们每人发放饭菜票,算是生活补贴,别出心裁的政教主任不肯平均分配,硬要把生活补贴改成奖学金,依稀记得:一等奖12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60元,四等奖20元.  相似文献   
8.
"老公,这什么钥匙啊?"妻在卫生间冲我嚷,"再不扔掉,挂在身上会把裤子弄脏的!"接过钥匙串,我才发现,有一把钥匙,稍显发黄,已经生锈。哪儿的钥匙?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女儿见我发愣,提醒道:"老爸,你试着开锁看看?"宅门、房间、书橱,还有抽屉,我挨个试了一下。再到单位,去开仓库、档案柜、保险箱,也都打不开。后来,妻调侃:"放私房钱的?"我赶忙打马虎眼:  相似文献   
9.
谢志宏 《课外阅读》2010,(16):59-59
“三国是哪个国家啊?” 看完电视连续剧《三国》第一集,女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和妻子捧腹大笑。  相似文献   
10.
谢志宏 《知识窗》2011,(5):38-38
女娲造人时.会遇到哪些尴尬事儿呢?一开始.她准是给人类设计了一只眼睛.知道啥叫“一目了然”吗?就是一只眼睛看世界.瞅什么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