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年福建高考语文自主命题具有时代感浓烈,人文性突出,语文味十足,闽派语文特色鲜明,注重理性思维品质和创新超越,助推高考改革等鲜明特点。但同时,也存留下“命题素养堪忧”等遗憾。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自2006年秋季开始施行以来,一些有别于传统高中课程的新理念、新制度、新方案陆续“闪亮”登场,其中,有关新课程的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的实践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语文教师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相当尴尬的现实处境:就像一个钟摆.不停地在各种思潮、标准或批判中摇摆,虽然付出了努力.却还是落得个左右不是人。就拿长期被人诟病的阅读教学来说。先是因为过于迷恋“标准答案”、以“答案唯一”.严重忽视与泯灭了学生个性而被狠狠地纠出来批斗了一回:  相似文献   
4.
困惑一:文体 我们教什么文体?我们考什么文体?如何理解教、考与课标的公然背离?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阅读教学领域还是写作教学领域,总有一个挥之不去回避不了的、为广大一线教师头痛不已的、似乎是"无解"的问题,即"文体之惑". 阅读方面,我们教的教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小说"、"诗歌"、"剧本"、"散文",还有"寓言"、"童话"、"书信"、"演讲稿"等等;我们的教参、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考试,也是将以上"文体"一锅煮.可我们的写作呢,情况似乎就有点不一样了,面对学生们的作文,老师们经常困惑的是:到底什么样的文章叫"记叙文",什么样的文章是"规范的议论文"?如何区别"记叙文"和"散文"、"记叙文"和"小说"?每年高考、中考后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对作文文体的质疑和问难?  相似文献   
5.
突破·发展     
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一篇话题作文,呈现出显著特点,即突破与发展。 1999年高考作文题虽然赢得广泛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弊病。今年高考作文认真分析和总结了去年试题的不足,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改进和突破,使高考作文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审题难度明显降低。去年的作文材料本身过于深奥,似一篇科技说明文。“记忆移植”、“大脑信息”、“编码贮存”等术语使考生“雾里看花”,很难搞懂。今年的作文材料建立在对四个平面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认识上,这些都在考生的知识范围之内。考生无需对材料承载的信息进行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细节描写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教学内容或重要的教学存在。孙绍振教授曾说过,“现代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已经使短篇小说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整个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细节都以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姿态出现。“‘作为文学教师就应该具备一种分析关键细节蕴含的潜在意味的能力。对细节麻木不仁,是不称职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去年,刚送走一届毕业生的我被学校安排中途接手高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在我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对这个班级情况尚未十分熟悉的时候,我接到了学生罗某的家长——一位急切要求与我面谈的母亲的电话。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位母亲竟是我市一所全国知名高校的心理学教授。然而,这位心理学教授反反复复说的却是:“我‘挽救’了许许多多心理有障碍的孩子,可惟独对自己的儿子,我束手无策、伤透了脑筋。现在急着找你,因为这是我最后的希望……”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学生罗  相似文献   
8.
浅论数据库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库营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里已相当普及,因为它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在新的时代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而在国内,很多企业对数据库营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甚至毫无所知,使数据库营销这种独具竞争力的营销工具在中国企业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科技与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政府及企业应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数据库营销,让数据库营销发挥最大的作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市场,以求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终于呈现“庐山真面目”。参照新旧两版“课程标准”,回望十年初中语文教学历程。多年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似乎仍未摆脱“鸡肋”的尴尬处境。站在新版课标颁布的这个节点上,对初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尴尬处境作一次全景扫描,或许对下一个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不无裨益。一、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楼高不见章台路无论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2011年新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中均只字未提及外国文学作品,在“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也没有推荐任何具体的外国优秀诗文篇目。只是轻描淡写地表达道:“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相似文献   
10.
2004年,高考自主命题大门的隆隆开启,使“蓄谋”甚久的福建中学语文界终于迎来了大展拳脚的好时机。一道要求考生在所列历史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和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中,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的作文试题,以其丰厚的文化素养及文学底蕴、简约而不失清新的命题形式,在2004年的全国各地区的高考作文试题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在好评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