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4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宗粮食作物。玉米杂交种质量对玉米产量有着重要影响。亲本纯度低、制种质量差是造成玉米杂交种子质量低劣的两大根本原因。提纯亲本、加强隔离、严格去杂、严格去雄、割除父本以及做好收、脱、晒、藏等后期工作是确保玉米杂交种子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实现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实际上存在两个系统,即计算机系统和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课程教学应明确系统实现的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在统一于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概念,区分开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主一,1991年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0%,而总产量却占总产量的42.2%,单产比整个粮食作物高出45.7%。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水稻杂种优势的广泛推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从研究到应用于生产,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研究始于1964年。当时在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的年轻教师袁隆平,首先在国内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来利用杂种优势的设想。随后采及逐穗检查的办法,从栽培稻洞庭早籼、胜利籼及矮脚南特等品种中找到了一  相似文献   
4.
选择世界难题 在对待爱情与婚姻的问题上,袁隆平不是爱情至上主义者。当他在初恋中受挫后,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与科研中去了。早在初恋中曾对恋人透露过自己在农业科研方面的宏伟抱负:要在实践中选准研究课题,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第一流的业绩。尔后的实践证实了他的诺言。  相似文献   
5.
永无止境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袁隆平认为,杂交水稻研究方兴未艾,当前仍处初级阶段,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仅从他所提出的从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再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这一战略目标来看,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达到的,而是要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攀登。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结合起来,使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登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 在杂交稻处于攻关阶段的70年代初期,每逢新春佳节,因育种需要,袁隆平都坚守在海南育种基地。1974年春节,袁隆平照旧不能回家团聚。正巧在这时,他爱人邓哲因出席广东廉江一次生物防治会议,才得到来海南岛看望丈夫的机会。 春节那天,袁隆平带着妻子来到海南胜地“无涯海角”。只见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实现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实际上存在两个系统,即计算机系统和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课程教学应明确系统实现的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在统一于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概念,区分开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8.
前两天看《歌德谈话录》,看到十多页,忍不住回头看译者是谁,朱光潜,嗯,不服不行。  相似文献   
9.
突破难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袁隆平把“三系”配套的设想变为现实,应用于生产,经过多少艰难险阻,走过多少坎坷之路,突破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相似文献   
10.
1.袁隆平学术思想的意义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农学家,誉称"杂交水稻之父".他带领一班人,培育籼型三系杂交稻,较常规稻一般增产20%左右,又相继培育出两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1976-1998年,全国推广应用2.2亿公顷,增产稻谷3亿吨.目前已在美国、越南、缅甸、印度等多个国家引种推广,为解决我国和世界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他荣获我国第一个科技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和九次国际大奖.根据由国家国资局授权的湖南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认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无形资产评估价值额最大的一宗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