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研究目的]舆情当事人作为舆情事件中关注度较高的节点,其观点的信息质量会直接影响群体观点的分化和一致程度,该研究可为把控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舆情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有界置信模型,引入了信息质量变量和个体信任阈值,构建了两阶段观点演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以及案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观点信息质量、观点发布时间和频率对舆论的不同影响作用。[研究结论]研究发现,论据越充足、态度越温和的观点,越容易影响公众的舆论走向;舆情当事人持有的观点及其信息质量不同,选择介入舆论的时间不同;舆情当事人观点发布频率对最终舆论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认知失调构建了观点演化模型,有助于研究群体观点的演化趋势。这是从心理学角度为舆情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拓展了舆情监管的理论研究。[方法/过程]首先通过分析个体对认知失调的缓解措施,总结分析出网络拓扑的动态机制;然后根据差异化的个体网络结构划分了各自的亲密度,再根据亲密度衡量对其他个体观点的接受度,构建了新的观点演化规则;最后通过调节参数来设置不同的心理环境进行仿真实验,模拟不同情况下的观点演化结果。[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认知失调的环境中,群体意见的聚合效果更加显著;认知失调环境中个体的社交阈值越大,即对矛盾观点的容忍度越强,这越有利于社会共识的达成;面对群体中不同数量的顽固个体,若监管部门需达成不同的舆论引导效果,应采取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