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在积极性,为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并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试论信息加工理论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传递歌唱发声技能和技巧的过程.是由传授者--教师、接受者--学生以及作为传授与接受技能的--传递媒体三者相互作用下的一个动态的信息传递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中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应当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作为先进文化传播方式的音乐艺术,必须与时俱进,歌唱时代精神,奏响时代强音。本文拟就音乐艺术怎样把握时代精神做一些粗略剖析。一、现状及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音乐艺术也不断向新的高度、新的领域、新的境界开拓前进,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气象。然而,在音乐创作中还存在着明显的缺憾和偏颇。正面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明显不足,尤其缺少饱含激情、力量和美感的全方位描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艺术作品。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4.
声乐课堂教学和课堂活动构成了完整的声乐教学过程。声乐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动态分析和自我意识调控,排除学生的心理、生理障碍,激发其歌唱动机,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合理地运用教案及超语言因素,把歌唱发声理论活化为歌唱发声实践,把无声的声乐作品活化为有声的音乐形象,在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主动探索歌唱发声技能和技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歌唱过程中的力是以肌肉为动力源,在一定的歌唱运动形式和技术要求下所产生的机械能。力的运动从产生(发生)—转换(转化)—利用(作功)是一个连续、复杂、受歌唱运动目的控制的有确定方向的过程。处理好歌唱中有关力的问题,不但是美化声音的关键,更是掌握和运用各种歌唱技巧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中的音乐课形成了一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论学的教学模式。把开放、灵活的音乐课变成了单调的、呆板的固定模式,从而排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教学庸俗化、单一化,歪曲了音乐课的教学宗旨。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进行了研究、论证,就如何使音乐课教学的效用最大化进行了分析。一、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区别及其联系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区分依据是分类与构架。分类是指不同范畴间的区分,即着眼于不同教学活动内容之间的划分。具体可以…  相似文献   
7.
随着光放大器和色度色散补偿技术的不断提高,光纤的偏振模色散(PMD)已经成为限制超高速、超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40 Gbit/s或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必须考虑PMD的补偿问题。文章从PMD引起的脉冲展宽角度,对40 Gbit/s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几种pMD补偿技术的使用做了比较分析,指出自适应的主偏振态传输补偿技术比一阶后补偿技术和主偏振态传输补偿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Suehiro提出的一种多相正交序列构造方法,分析了此多相正交序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提出一种可转换为用于实际系统的多相扩频信号,证明了该多相扩频信号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给出了相应的扩频通信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仿真.  相似文献   
9.
IPv6具有许多IPv4所不具备的优点,由IPv4到IPv6是Internet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IPv6所特有的优点,并对制约其快速发展应用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对IPv6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声乐艺术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声乐学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为探究声乐理论及实践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体现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就是更加注重学习的内在过程,极大地挖掘学生隐性学习的能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