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一、前言稻米糊化温度是指稻米在蒸煮过程中加热吸水膨胀至不可逆时的温度。此时的淀粉粒失去双折射现象,又称双折射终点温度。稻米的糊化温度一般为55~79℃,是决定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糊化温度的直接测定既麻烦又不可靠,通常用碱消化法间接测定。优良的籼、粳米的糊化温度要求分别为中等和低等。稻米糊化温度的遗传研究在60年代初开始。Kahlon首先报导了高×低糊化温度组合的F_2籽粒糊化温度性状分离是呈双峰曲线分布的,认为高与中糊化温度的差异是由少数主基因和若干修饰基因决定的。Stansel在高×中糊化温度的F_2中只发现了亲本类型,在高×低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