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该文在对银川平原水资源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依据,利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运用模型对区内工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合理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不同水平年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情况下,优化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配水比例是:对盐渍化比较严重地区在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中,地下水开采所占比例大约在40%~55%之间;盐渍化中等地区,地下水开采占比例大约在35%~40%;盐渍化程度较弱地区地下水开采所占比例小于35%.这一结果有利于调控地下水位,体现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原则,节约了水资源,为区内水资源宏观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深入挖掘造成各地区水资源危机的根源,精确界定缺水和用水的类型,探讨具针对性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与对策,在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最严格的需水管理,到2030年前后可望实现需水的零增长。  相似文献   
3.
由供水管理转需水管理 实现我国需水的零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的开发利用已达到了空前程度,全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由于水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与用水的无序性,以往按需求供水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支撑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就转变供水管理模式为需水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严格的需水管理,我国至2030年前后可望实现需水零增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