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根据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特点,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解决课堂课时有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使用奇异谱(SSA)趋势分析方法,对北京、上海能源消费排放二氧化碳量的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与现有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分析方法不同,奇异谱趋势分析方法是一种纯信号描述,可以避免由于影响因素确定不合理所带来的分析误差;奇异谱趋势分析方法能帮助我们从纷繁数据中找出其变化的主要趋势,不被暂时的数据所迷惑;北京市能源消费排放二氧化碳量自2007年起进入下降通道,而上海市能源消费排放二氧化碳量自2012年起进入平稳或下降通道。  相似文献   
3.
在对客运交通碳减排技术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北京市客运交通碳减排核算模型。采用带有情景分析的核算模型分析车辆和燃料改善的技术政策对于北京市客运交通碳减排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更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执行更加严格的燃油消耗限值标准这两种技术政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O2排放量。虽然提高燃油消耗限值标准政策在短期具有很好的减排效果,但长期来看不如更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减排作用明显。最后,对北京公交集团实现有效的碳减排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基于行政的命令控制手段,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以及基于价格控制的碳税。文章通过构建PMC指数模型并结合文本挖掘方法对命令控制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为判断哪个政策更适合在中国未来使用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的表现最为优秀,碳税表现良好,命令控制手段的结果不太理想。最后,结合PMC指数模型的具体指标对碳减排政策的实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凹凸棒-聚合氯化铝复合絮凝剂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含磷废水,考察了复合絮凝剂APAC中铝与凹凸棒质量配比、盐基度、污水pH值及复合絮凝荆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盐基度为80%的APAC絮凝剂配成2g/L的液体,在111(铝):m(凹凸棒)为1:6、投加量为8-10mL、污水pH值为6~12的优化条件下,对实际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率高于9...  相似文献   
6.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MoP/HZSM-5催化剂。在小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裂化(50~100℃)汽油馏分芳构化降烯烃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0℃、压力1.0MPa、液时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400∶1的条件下MoP/HZSM-5催化剂芳构化活性最佳,液相产品中芳烃质量分数为65.43%,烯烃质量分数为5.42%,液收为61.04%。  相似文献   
7.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二甲基二硫醚对Ni/Al2O3上模拟裂解汽油原料油中主要化合物芳烃、单烯烃和共轭烯烃的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二甲基二硫醚对以上化合物加氢抑制的顺序为:芳香环单烯烃共轭烯烃。通过XRD和XPS表征分析,推测了Ni/Al2O3催化剂失活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地区创业者作为样本,检验既有知识、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以及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其各维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所有维度对创业机会识别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各维度及创造性性思维在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均起到中介作用,由此创业机会识别的内在机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简要概述消费领域碳排放源,回顾消费领域主要的碳减排政策,即碳税、个人碳交易和补贴政策,并就效率、效果、公平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1)碳税操作便利,实施成本较低,可以实现减少碳排放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双重红利,但容易形成累退效应;(2)个人碳交易是一项具有碳减排潜力的超前的减排政策;(3)消费侧的补贴政策有助于消费者选择低碳甚至是零碳排放的产品,进而引导节能生产。最后,展望消费领域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李文雄  赵立祥 《考试周刊》2011,(22):133-135
随着攻防对抗程度的提高,篮球比赛中的假动作已经成为广大教练和运动员关注的问题,本文对篮球假动作的运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假动作在运用时的要求和作用,以引起教练和运动员对创造和运用假动作能力的重视,为训练和比赛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