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市场经济的发展须有相应的道德发展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的规范,便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很明显,新的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因而包含着新的经济主体及其经济行为的重塑,包含着关于这些行为的规范体系的建立.没有规范体系,谈不上新的经济体制的存在.无规范的经济活动只能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宴践中的发展,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宴践相结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挥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涵义是什么?我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四种情形:第一,剖造性地增添  相似文献   
3.
<正>大花杓兰是一种分布于我国北方、已经濒临灭绝的兰科植物。大花杓兰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可谓“植物界的大熊猫”,其花期短暂且对于生长环境和土壤质量均有严格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土地开垦面积不断增加,大花杓兰的生长环境遭到大范围破坏,导致大花杓兰成为濒危植物。兴安盟作为大花杓兰的发现地,如何做好该地区大花杓兰的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促进其可持续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冯辉  赵迅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52-53
“葛兰素史克案”和“辉瑞伟哥案”的纠纷经过显示出当前国内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所采取的策略存在“重末轻本”的重大缺陷。缺陷的成因在于传统的知识产权观的束缚,依赖思想和短视思想的制约,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位。弥补缺陷的具体措施包括营造积极、科学的知识产权观,强化企业的自主研发激励,建立健全系统、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5.
从无产阶级国家“为什么要利用”、“为什么能够利用”、“怎样利用”、“利用后果”等五方面,对列宁晚期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作了论析,对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确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列宁晚年在探索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国家利用资本主义的原则和学说,对利用资本主义的客观必要性、现实可能性,根本途径,具体形式、生存机制、调控手段及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逐步而系统地理论概括和科学论证。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社会主义实践中,是第一次。它是列宁晚期  相似文献   
7.
筷子     
一天,妈妈带我去小吃店吃面。我叫服务员给我一次性的筷子,妈妈说:“不要再用一次性的筷子了。”我不明白,一次性的不好吗?方便又卫生。妈妈问:“你知道一次性筷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我迫不及待地回答:“当然是用木材做的。”妈妈说:“是的。但是,一棵树,需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应当采取何种治国方略来治理国家,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科学回答的历史性课题。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不需要法律”,到列宁、斯大林的“法律工具论”,从毛泽东的“人治加群治”,到邓小平的“靠制度治国”,再到江泽民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经历了一个折的演进过程,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1.领导人正确的法治观是实现法治的关键;2.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法治,必须探索适合国情的具体形式;3.社会主义国家现法治是一个逐步而又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发展,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实践相结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挥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涵义是什么?我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四种情形;第一、创造性地增添一些前人没有提出过而具有普通意义的新论点;第二,提出一些经典著作虽有论及但语焉不详,在新的形势下获得丰宜和发展具有某种普遍性的命历;第三,在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报出一些切合实际的操作性的理论观点;第四,在理论形态上使之…  相似文献   
10.
赵迅 《怀化师专学报》1996,15(4):337-343
在中国这样的经济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和发展社会主义,对于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而艰难的课题。毛泽东坚韧不拔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开拓,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曲折的路,其中交织着正确与失误,现实与空想。探入到毛泽东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及思路中,不难感到其中跳动着的时代的脉搏。只要客观地观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不能发现其中有着第一代领导人开始的那些探索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