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著名科学家饯学森对我国高校教育发出的感叹“中国为什么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问,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状况提出高技培养杰出人才的三个标准,即博古通今,中西贯通;文理兼通,提升素养;富有创造精神。同时对高校如何改革提出三点建议,即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2013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对教师资格证的获取做了相关规定,师范生将不再享受毕业直接领取教师资格证这一“特权”,而是与广大非师范生一样,想要获得教师资格,就必须参加由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只有通过该考试,方能取得教师的从业资格.这一政策出台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教师资格证实行全国统考”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师范教育”以及“师范生”也被置于风口浪尖.该项改革无疑对我国实施多年的师范教育制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师范院校也由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择校问题历来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时下,广大人民群众都感觉到子女上学难,究竟难在何处呢?从实质上来讲,难在不但要上学,而且要上好学校,不但要享受教育,而且要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老百姓只有通过子女在考试中获得好的学业成绩,才能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优质的高中、优质的大学去学习,将来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择校问题历来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时下,广大人民群众都感觉到子女上学难,究竟难在何处呢?从实质上来讲,难在不但要上学,而且要上好学校,不但要  相似文献   
5.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上逐渐兴起的一种国际化教育思潮。在教育实践领域,它首先缘起于世界特殊教育改革,后扩展至普通教育领域。随着其理念为世界各国所广泛理解和接受,全纳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和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对于全纳教育,人们的理解和论述并不完全一致。黄志成等学者综合国内外的主要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通过选择居住地来间接实现择校 在美国,公立中小学都实行按家庭所在学区就近入学的原则。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原则上其子女只能到附近的某一所或几所学校就读,一般不允许自行择校。以纽约为例,纽约市教育局将全市划分成几十个学区,然后按照住所到学校的距离、交通状况、学校设施利用情况、社区具体需要等因素,决定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学生上哪一所学校,除非学校被列入“需要改进的学校”名单,一般不能跨区上学。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三条举措:确立学校的性健康教育主体的地位;父母适当参与,为学校性健康教育提供必要补充;社会应为大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9.
民族地区高校在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师资的过程中,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施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基于此,结合PDS模式的理念以及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现实需要,在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领域开展一系列本土化的尝试,以期实现提升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其专业发展能力等目的。  相似文献   
10.
凉山民族师范学校是凉山州目前唯一一所集师范、文、理且兼顾教师培训、干部培训、职业鉴定和成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类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其学生普通话普及度情况进行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母语情况受民族显著性正影响;在家常说的语言有性别差异;不同学生支持在中小学所受对应教学模式,在理科课程教学中使用普通话没有教学模式差异;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场合使用民汉双语标识在态度上没有性别差异;在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态度没有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