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邬宗国  张清学 《科技风》2013,(10):211-212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行为,如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论文造假,玩弄感情,虚列贫困情况,骗取国家助学金或贷款,网络欺骗,人际交往中言而无信,求职美化个人简历,就业无视对就职单位的忠诚义务等,甚至知行脱节,道德意志力薄弱,究其原因,有社会环境,学校,家庭等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好逸恶劳,盲目从众,功利实用,责任淡薄等原因。当然《基础》课教育教学没有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讲解与论证诚信道德内容,未能深入学生内心,唤起共鸣,增强认同,强化诚信行为坚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实诚信道德教育是《基础》课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懈的目标追求之一,《基础》课在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素养方面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一”与“多”是课程教育教学无法回避的关系范畴,必须利用处理“一”与“多”关系的契机,实现包括培养目标对接、教材重构、教学方法探索、考核评价方式完善等,推进本课程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创立了自己的道德教育体系,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乃至近代教育思想影响十分深远。研究与考证王阳明的道德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学共鸣,是教学中师生的情绪相互感染而达到相当程度的一致,强调师生体验感受相同或近似,进而生成共识,产生一致行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学中,共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基础课教育内容和要求的内化;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学习活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形成课堂的良性互动。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共鸣,能调动参与和融入,消除交流障碍,实现换位思考,促成接受与认同,实现素质内化与行为外化,是拯救课堂教学困境与发挥课程功能的根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第十一、十二章关于"建设力量"(包括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以下简称"建设力量")科学定位的前提下,进行专题模块化教学,是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体现教师风格,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学生行为体系转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集中分析与解决时政热点,提高学术含量,增强学科性意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