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简要介绍了笔者参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大庆油田联合培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和措施,并就今后的工作重点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邹长春 《成才之路》2013,(31):85-85
在中学阶段开设数学课程,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两者相比较,后者更为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4.
邹长春 《成才之路》2013,(28):83-83
数学有效和高效课堂的模式构建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再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只要将复杂图形抽象成基本图形,抓牢变化题目中不变的因素,再难的题目也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针对复合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一些地质高校开辟了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由于学时少,内容多,如何有效地开展测井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该课题以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需求为准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设置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探索.研究了比较、类比、导入与归纳等教学方法和“黑板演绎+多媒体+仪器与图件+实例探究”的“多合一”教学技术.通过课上发问、课后作业、期末考试来检查教学效果,最终形成一套面向复合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宽、联系有机、特色鲜明、富有张力的课程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的教学互动与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6.
四岁的女儿在幼儿园里参加了书画班的学习,回到家里总喜欢涂涂抹抹,画一些动物花草之类的简笔画。时间长了,“作品”居然也不少。看着那些粗糙稚拙的线条,杂乱涂抹的颜色,倒也觉得童趣盎然,我终于不忍抛弃。于是,我突发奇想,决定和女儿一道“编辑”一本她有生以来的第一本“画集”。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学习的时代,“终身教育”已成学习的主流思想。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点,成人教育中应采用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估标准。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地震与测井原理与方法”课程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了培养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的人才而设立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授课团队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预修知识基础不足、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实践学习效果不佳等“痛点”问题,在“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从预修知识、专业知识、实践知识三个知识维度开展了线上线下“三维”混合式教学创新,让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取得了实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