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健康是心理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目的。本文概述了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分支在健康领域的研究历史与进展,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展望了我国心理学相关分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心理学在未来国民健康事业中的可能贡献。  相似文献   
2.
心理治疗     
做过些心理治疗.这让我时常反思心理治疗是否真地会对别人有些作用.想到此点的原因是我曾经体会到的自己个性上的某些弱点和缺点.改变起来也相当不容易.甚或有些无望。如此.再来堂而皇之地谈给别人,未免有些缺乏廉耻.这让人陷入绝望。在上述意义上,尼采说到“有些人能够拯救他们的朋友”但“却无法拯救他们自己”这一先知性的结论如何能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研究了大鼠吗啡与食物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获得与保持的差异,结果发现,经过6轮训练后吗啡与食物都形成相同程度的条件性位置偏爱;但5次熄灭测试后吗啡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程度没有明显的消退,而食物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明显消退.表明经过充分训练后吗啡与食物奖赏记忆的获得没有显著差异,但吗啡奖赏记忆保持时间更长.成瘾药物所产生的奖赏记忆的长久性可能是成瘾长期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珍惜与忘却     
“向往美丽”是不用学的.比如向往美丽女人,这是上帝给予人的禀赋,同时也给了猫与狗。与此相反.“珍惜美丽”却是缓慢地学会的,在这一点上.猫与狗是不行的。一直在“向往”的人通常不会“珍惜”,他觉得人生珍宝无数,都在前面。相反,“珍惜”通常以识破“向往”的有限与虚假性。因而不再作虚妄的幻想为前提。从这种意义上看.学会一种东西通常以忘却一些东西为前提.而后者便是心理学中讲到的“放弃神经症性的幻想”之所指。  相似文献   
6.
健康是心理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目的。本文概述了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分支在健康领域的研究历史与进展,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展望了我国心理学相关分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心理学在未来国民健康事业中的可能贡献。  相似文献   
7.
吗啡、食物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获得与保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研究了大鼠吗啡与食物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获得与保持的差异,结果发现,经过6轮训练后吗啡与食物都形成相同程度的条件性位置偏爱;但5次熄灭测试后吗啡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程度没有明显的消退,而食物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明显消退.表明经过充分训练后吗啡与食物奖赏记忆的获得没有显著差异,但吗啡奖赏记忆保持时间更长.成瘾药物所产生的奖赏记忆的长久性可能是成瘾长期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