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郑秀风 《科技通报》1990,6(2):78-80
硝酸酯类刚于临床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847年Sombero首先合成硝酸甘油(GTN),于1859年Guthrie用于心绞痛治疗,至今仍为治疗心绞痛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理不很清楚。自1980年Furchgott发现乙酰胆碱、缓激肽等松弛血管作用是释放一种依赖于血管内皮的化学物质,称内皮衍生松弛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后,对这古老的药物增加了新的认识。下面以GTN为重点谈一些进展。一、药理作用 1.GTN能选择性扩张各种血管对静脉扩张较动脉为明显,而大动脉比小动脉扩张为著。由于血管平滑肌的扩张,使心脏前后负荷减轻,心肌耗氧量减少,以及使心肌缺血区的供氧量改善,发挥其抗心绞痛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