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第一次在我国举行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织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本文引入项目管理的先进方法,对奥运会生命周期的划分、组织管理任务的分解、时间的管理、成本的规划以及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白云金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共布设22条勘查线,实施49个钻孔,控制网度160米×160米,金资源量估算严格按照《岩金矿地址勘查规范》要求执行,共计探获333级别金金属量15777千克。结合外围相邻金矿区,无疑已经构成了一个特大型金矿床。白云金矿接替资源勘查为保障辽宁基础工业冶炼加工原料供求,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物理难,化学繁,练习习题做不完“,许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不好理解,面对一道道物理题,就像是雾中看花一样,总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其实,难不难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4.
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对华中科技大学900名理工科大学生实施了参与科研情况和创新素质的问卷调查后发现:参与科研与未参与科研的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深广、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刻、敏捷和独创三个创新素质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科研参与频次和科研参与强度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持续参与科研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尤其是创造性人格的发展。据此,构建一个覆盖全体学生、学生持续参与的本科生科研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可为之举。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7年CAP和2018年APIKS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教师校内、国内和国际科研合作率以及科研合作回报效应的变化。研究发现:从2007年到2018年,高校教师校内科研合作率下降,国内、国际科研合作率大幅上升,这些变化在青年教师群体上表现得尤为典型;不同性别、高校层次和学科教师科研合作率的差异一直存在;科研合作的回报效应发生了变化,整体而言,国内合作的影响力降低,国际合作的影响力增强。今后,应进一步通过精准施策,促进各教师群体的科研合作,改革科研评价制度,提升科研合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学"联合治理"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卉 《高教探索》2006,(2):36-39
美国大学治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董事会领导、教师和行政人员联合治理的制度。联合治理制度充分体现了学术自由和公共利益、效率和有效性、民主参与和精英统治三对相互竞争的价值。相比较而言,中国大学治理出现了价值失落,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7.
8.
工业4.0时代,高等教育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孪生成为重要赋能技术,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本文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高维度融合理念,构建数字孪生驱动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追求创新,保障数字孪生驱动下具有科技创新、技术发明、工程实现等能力的复合型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高校教师工资制经历了四次重要变革,最后一次即绩效工资改革,它意在确立高校的分配自主权以及绩效在工资分配中的基础性地位。对2007年和2018年高校教师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绩效工资改革后,高校层次、高校所在地区以及学科对教师工资的影响增强,教师结构性工资差距增大。近年来,在多重因素诱导下,高校推出高额科研奖金、卓越岗位年薪制等极具针对性和倾斜性的收入分配办法,形成了重奖科研绩效、高度倾斜分配、多轨并行的收入分配秩序,精英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未来,国家可放宽高校绩效工资总额,完善工资宏观调控制度;高校以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为基础,建立与岗位聘任制度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双主体”,基本要求是实践性和创新性,具有课程目标双重性、课程内容跨界性、课程实施实践性、课程结构适应性及课程评价发展性的特点。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以人才成长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定位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核心元素,以产出导向和多方评价为驱动,从而达到以高质量课程体系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