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哲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学问,其重要特征就是“思”,文中介绍了“思”哲学的内涵,从哲学的功能、哲学在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意义、中学哲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29日,由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学会、安庆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皖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安庆师范学院隆重召开。安徽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沈培新、安庆市副市长王强到会致词和讲话。与会专家、学者就皖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及其建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现摘要发表其中三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教育之道。文章分析了教育中的“无为而治”,既是教育教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艺术和策略。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无为而治”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将教育内容传输给受教育者。这对当前高校开展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并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学问,其重要特征就是“思”,文中介绍了“思”哲学的内涵,从哲学的功能、哲学在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意义、中学哲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从1982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其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演变具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由于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及涉世不深,经验不足,对人际关系及影响人际关系的诸多因素认识不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面对人际关系的可变性和复杂性,大学生应该树立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信心,提高对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认识,正确认识自己与评价他人,注意沟通和交流,增强集体观念与团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一点说,大学生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是最主要、最频繁的交往对象,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建立友谊,对促进学习,提高道德修养,保证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第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相继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这些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