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在"教育要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园的课程已由原来的预设向师生共同建构发展,教育活动方案也由原来的严谨设计、严格执行向弹性设计、灵活执行发展.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看到,老师在操作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新课程老方法,"换汤不换药";二是盲目追随幼儿的兴趣,放任自流,"老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那么,老师该如何设计富有弹性的教育活动方案呢?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小学生提升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但是如果阅读教学的内容仅限于教材文本,那么在数量上和内容上就会受到限制,从根本上来讲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的,对于他们的全面素质的提升也会造成阻碍.因此,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将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够从课内延伸至课外的空间,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在大量阅读中吸收知识、陶冶情操,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意义表现在:首先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有利于小学生语言能力的积累;最后有利于小学生陶冶情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策略可以采取过联系点来进行拓展阅读、可以以兴趣点为基础进行拓展还可以创建属于班级的图书角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理论还未得到统一的认识.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等方面剖析论证了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案例研究——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教专家认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表现主要在于:在教育工作中能否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并行事的标准。在《幼儿园教师素质及其影响因素》课题的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仅停留在传统经验甚至是主观臆测的层面上,要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就必须把教师放到相应的情境中加以磨练。因此在该课题的实施中我们选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要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园的课程已由原来的预设向师生共同建构发展,教育活动方案也由原来的严谨设计、严格执行向弹性设计、灵活执行发展.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看到,老师在操作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新课程老方法,"换汤不换药";二是盲目追随幼儿的兴趣,放任自流,"老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那么,老师该如何设计富有弹性的教育活动方案呢?  相似文献   
6.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权利,更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以及培养其兴趣的最佳途径。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深深明白这一点。为此,我从不对孩子的“玩”横加指责,即使他玩脏了衣服,玩破了裤子。可是有的家长却因为怕孩子弄脏了衣服而不允许孩子玩。殊不知,衣服脏了可以洗,裤子破了也可以补,但束缚了孩子的思想,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则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钱亚军 《山东教育》2004,(15):25-25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在“教育要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园的课程已由原来的预设向师生共同建构发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方案也由原来的严谨设计、严格执行向弹性设计、灵活执行发展。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看到,教师在操作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新课程老方法,“换汤不换药”;二是盲目追随幼儿的兴趣,放任自流,“老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那么,教师该如何设计富有弹性的教育活动方案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要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园的课程已由原来的预设向师生共同建构发展,教育活动方案也由原来的严谨设计、严格执行向弹性设计、灵活执行发展。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看到,老师在操作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新课程老方法,“换汤不换药”;二是盲目追随幼儿的兴趣,放任自流,“老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那么,老师该如何设计富有弹性的教育活动方案呢?一、目标:仔细推敲,把握核心教育必然要有目标,但关键是应关注、把握什么样的目标。在长期的“目标模式”影响下,教师在工作中更为关注那些…  相似文献   
9.
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家长及时批评指正,使孩子从小明辨是非,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孩子毕竟年龄小,许多情况并非靠简单的一两次批评就能奏效,就能“一劳永逸”。因此,批评必然要讲究点“艺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