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大学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在完成其基本任务的过程中,要体现其价值,即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当前,大学的任务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在校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各行各业的骨干和领导)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重要性逐步增强,使大家的认识逐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1998 年-2008 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鹤鸣  岳强  陆钟武 《资源科学》2011,33(9):1757-1767
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拉动,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总物流分析方法对中国1998年-2008年间的生物质、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国内消耗量指标进行核算,并应用资源脱钩指数(Dr)和脱钩曲线图对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只在2000年实现了资源消耗总量与GDP的绝对脱钩,在2003年和2006年未能实现二者的脱钩,在其他7个年份则实现了二者的相对脱钩;在这四类资源中,生物质资源的脱钩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脱钩指数则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的大力发展对这三类资源的消耗较大。所以,在制定脱钩政策时,应该将重心放在这三类资源上。在制定经济和环境规划时,应注意参照脱钩指数(Dr)的表达式将GDP年增长率指标和单位GDP资源消耗量的年下降率指标进行合理匹配,以控制资源消耗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3.
锌再生资源与回收途径及中国再生锌现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较为明确地描述了锌的生产、加工制造、使用及回收阶段的再生锌生成及回收途径,在此基础上计算出2004年中国再生锌资源量约为171.06×104t,再生锌产量约为35.6×104t,综合再生利用率为20.8%。分析了中国再生锌资源再生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采选环节的散矿石、尾矿、镀锌制品、锌电池等可利用的锌资源,以及锌氧化物制品产生的再生锌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并提出了提高中国锌资源再生利用率的主要方向是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鼓励散矿石、尾矿、镀锌制品等可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研发经济适用的锌锰干电池再生技术、锌氧化物的再生技术,或者寻找锌氧化物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2004年中国锌循环的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锌生产阶段、加工制造阶段的原料自给率分别为88.6%、93.6%,使用再生锌的比例分别为1.6%、12.8%,矿石指数为1.275t/t,再生锌指数为0.126 t/t。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原料对外依存度、再生锌指数很低,同时矿石指数较高。讨论了中国锌工业的产业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尚未建立完整的锌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再生增值税政策不合理,经济适用的技术创新及推广支持力度不够,锌矿资源的开发和合理使用政策相对滞后等。最后,提出了改善中国锌循环的若干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完整的推进锌循环的政策体系,实施锌工业原料结构的战略调整,加快重点技术研发及推广,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严格执行法律规章,促进产业重组。  相似文献   
5.
虽然提出以上十个方面,但个人情况不同,各有长短,不可一刀切。但无论如何,我希望同学们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并用此观点检查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从而明确努力方向,立下远大志向。下面仅就知识、能力、身体健康三个方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岳强  陆钟武 《资源科学》2008,30(1):140-146
熵,是描述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的一个状态函数。为确定铜产品生命周期中含铜物质的聚集和散失程度,将熟力学中“熵”这一指标引入到物流分析中,给出了物流分析中“熵”的分布及其计算方法,在中国2005年铜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铜循环整个过程中,即精炼铜的生产阶段、铜制品的加工制造阶段、铜制品的使用阶段和报废铜制品的回收阶段的熵的变化,得到5个节点处的相对熵值分别为0.25596,0.04562,0.23690,0.60470和0.24866,整个过程中的相对熵变化率为-2.85%,即经过一个生命周期,含铜物质聚集度在提高,并与2002年铜产品生命周期的熵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在2005年铜产品生命周期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两种不同技术指标下的情景分析,得出了减少采、选矿环节和熔炼环节尾矿和熔渣中铜的损失量,提高报废铜制品的回收率和折旧废铜的舍铜百分比等措施,将会有效地降低铜产品生命周期的熵值增加。相信随着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熵在物质流分析中的应用范围和程度也会愈来愈广泛和深入。  相似文献   
7.
脱钩指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定量表达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本文从资源消耗及废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关系表达式——IGT方程和IeGTX方程出发,分别导出了资源脱钩指数和排放脱钩指数。根据脱钩指数值,将资源消耗及废物排放与GDP的脱钩程度分为3个等级: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未脱钩;在GDP增长和降低两种情况下,脱钩指数与脱钩程度的关系正好相反。由于资源脱钩指数和排放脱钩指数的数学结构相同,只需一个脱钩曲线图就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某年某种资源消耗或废物排放与GDP的脱钩情况。以中美两国2000年-2007年间的能源消耗和SO2排放为例,阐述了脱钩曲线图的使用方法。在此期间,中美两国的SO2排放脱钩指数略高于各自的能源脱钩指数;中国的能源脱钩指数和SO2排放脱钩指数均低于美国,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经济增长较慢的发达国家更难获得较高的脱钩指数。在比较各国间的脱钩程度时,应注意区别对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2003年至2007年铝循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强  王鹤鸣  陆钟武 《资源科学》2010,32(3):472-477
本文给出了铝的物质循环流图,铝循环的整个过程包含4个阶段:氧化铝和电解铝的生产阶段,铝制品的加工制造阶段,铝制品的使用阶段和报废铝制品的回收阶段。采用此物质循环流图分析了我国2007年的铝循环状况,得出了以下指标:氧化铝生产阶段、原铝生产阶段和整个铝工业的原料自给率分别为55.50%、79.25%和49.01%;整个铝工业自产废杂铝和进口废杂铝的使用比例分别为5.93%和9.35%。给出了我国2003年—2007年铝工业的物流指标,得出了此阶段原料自给率和废杂铝使用比例的变化。分析了我国2003年—2007年间各种含铝物质的净进口量、铝循环中各种含铝物质损失量和铝社会蓄积量净增量的变化。并给出了我国今后铝工业进出口政策的重点和减少铝损失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