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义军 《职业技术》2006,(22):61-62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确定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任务,并列入的我国“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当代高职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很快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应当加强对他们节约素质即节约观念意识、节约知识技能、节约行为习惯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义"和"利"是中国人进行道德评介的主要标准,"荣"和"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种方式,有什么样的义利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当代高职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应树立的义利观是坚持"义利并举",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待自己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对待他人要倡义导利,为义舍利;对待集体要义利统一,终生取义.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或证明一个数学问题,从心理过程的本质看是寻求条件与结论之间在的逻辑蕴含关系,这个心理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激活知识点,思维点的扩展与按条件与结论之间的线索接通。其中知识点的激活是解(证)题的关键;思路点的扩展才是解(证)题的核心;已知与结论接通是解(证)题的归宿。 如果知识点被激活,那么这个知识点称为思路点,即知识点激活了,才能转化成思路点,也才能成为认知者头脑中有扩展力的成分。因而,知识点被激活成为解题策略中头等重要的事件。 本文以知识点的激活谈七个问题:特殊激活一般;已知激活未知;反面激活正面;熟悉激活陌生;具  相似文献   
4.
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堂教学既要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授,又要担负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任务.在高校两课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更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视角解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国家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来农民一直靠家庭养老的古老传统,让农民享受到普惠式的养老服务.新农保制度的制定贯彻及落实,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又一体现.新农保制度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创新的观点、系统的观点是高职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求真务实是高职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应具备的态度;比较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高职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视角解读"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发和运用,显示了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巨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在高校两课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两课教师不仅应具有人本精神,以人本精神培养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人本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条件的分配原则,它既坚持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又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特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虽然在存在基础、分配客体、分配主体、分配尺度和遵循的原则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能有效弥补按劳分配的现实不足,有助于巩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有关资本积累、信用、股份公司、对外贸易、经济危机等问题的论述,都关系到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或形式问题,形成了完整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理论.这些理论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