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前段时间,幼儿园举行了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由于家长的年龄层次及文化、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其中部分家长对早期教育比较关注,他们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循循善诱,引导自己的宝宝快乐地参与活动。但也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举几个在家长开放日见到的例子作些分析。溺爱保护型场景一娃娃家里,几个小朋友正在玩烧菜的游戏,田田手里拿着一把刀,正投入地切菜呢!这时贝贝来到了娃娃家,他也要切菜,奶奶赶紧拿了另外一把刀给贝贝,然而贝贝不要这把,他将刀往地上…  相似文献   
2.
午餐后,我喜欢带孩子们到户外去散步。这一天,我照例带孩子们走出教室。突然,有个孩子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大叫着:“月亮!”我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抬头一看,一个黯淡无光的大太  相似文献   
3.
陈桑  陈箴 《学会》2005,(9):55-56
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期刊业进入快速扩展期,至今总数约达9000多种。政府行为的“中国期刊方阵”工程和“中国期刊奖”启动后,“核心期刊”经过多年运作,已经成为学术界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依据。随着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实施,学术期刊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加强。在学术期刊愈演愈烈的竞争态势中,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纷纷采用重新定位超常规发展战略加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陈桑  陈箴 《学会》2004,(8):25-2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会的改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正式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学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由于各学会成立的历史背景不同、学会所在的行业不同、各学会改革的切入点也不相同。近年来,为了探索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符合科技学术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我们不断推进学会建设的理论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桑  陈箴 《学会》2005,(10):52-54
2001年起,国务院把每年5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定为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宣传周.为了全力推动地震科普的社会化,福建省地震学会借助科技宣传周机会,组织策划了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领导干部、离退休干部职工等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形式多样的地震知识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的组织策划,必须讲究实效,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科普讲座、报告会的组织策划要围绕人进行,要把调动听众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放在重要位置上;科普讲座、报告会的组织策划要有鲜明的个性,要研究听众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供给;科普讲座、报告会的组织策划要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相似文献   
6.
陈箴 《早期教育》2005,(11):30-30
活动一 心愿树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讲讲中感受过新年的愉快. 2.对新年产生美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陈箴 《早期教育》2003,(7):30-30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运用假设性语言围绕话题谈话。 2.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初步学会与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1.家庭场景布置,内有桌椅、图书、皮球等。  相似文献   
8.
陈箴  陈桑 《学会》2003,(2):27-28
1998年至 2 0 0 1年 ,福建省地震学会连续 4年被评为省级学会“学会之星”。回顾总结这 4年的工作经验 ,我们认为 ,学会能在改革浪潮中得以一线生存之地并取得一定成绩 ,主要经验有二条 :一是紧紧围绕行业科技工作目标 ,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服务 ;二是开拓创新 ,探索学会活动新模式 ,新途径。一、紧紧围绕科技工作总体目标 把握时机 与时俱进2 0世纪末 ,2 1世纪初 ,正是世纪交替、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候 ,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孕育、立项的时候。受到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的牵动 ,福建地震工作也正面临新的突破。我们紧…  相似文献   
9.
陈桑  陈箴 《学会》2004,(5):22-22,2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又推向新的起点。随着改革向纵深地带挺进,民主办会的呼声越来越高。确实,旧的管理模式,影响着学会的健康发展和改革的速度和效率。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改革旧的学会管理模式,引进民主化机制,促进学会在健康有序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