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服务经济时代,部门间的技术经济关系形成了动态的产业创新传导网络,生产性服务业在其中,作为配套产业,其创新投入与转化对于产业转型升级、产融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结合投入产出和网络分析,从新视角构建修正的创新传导矩阵,测算不同部门的相对创新溢出和相对创新吸收能力,在产业创新传导模式研究基础上将各部门参与产业关联的方式归纳为创新关联、创新溢出—产品需求、产品供给—创新吸收和产品供需四类方式,并分别对四类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进行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网络分析法构建产业创新传导网络,分析产业创新传导路径,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关联和创新传导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动。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参与产业关联的方式由"创新传导"逐渐转变为"产品供给—创新吸收"方式,说明了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产融创新转型的要求,对其它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的技术性和知识性有待提高。在创新传导网络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逐渐退出创新互动关系,变为单向传导,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材料成为创新互动的活跃部门。产业创新传导网络集中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特征,网络呈现由分散向集中的变化趋势,创新溢出表现为层级式,创新吸收表现为扁平式。  相似文献   
2.
余江  孟庆时  张越  靳景 《科学学研究》2018,36(10):1801-1808
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化技术与创业的深度嵌入与融合正在重塑产业组织与实体经济形态,因此需要对数字化时代的创业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本文在对比传统创业与数字创业特性的基础上,从数字创业的起步、实施和产出三个阶段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对创业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探析我国数字创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战略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平台的开放性和自生长性降低了创业的学习成本和资源获取门槛,而数字平台的开放治理模式为异质性和动态性的创业团队形成提供了基础。面对我国海量和异质性用户的市场,创业主体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制度设计者需要动态地前瞻性地营造良好的数字创业服务政策环境,从而共同推动我国数字创业生态的培育和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