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育督导案例是督学用于解释督导日常经验世界的专业表达方式,也是督学专业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由北京市16区责任督学的465份督导案例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案例撰写中普遍存在的表达误区。界定教育督导案例的内涵特征、解构督导案例的叙述逻辑、阐释督导案例的价值意蕴能够从事实、方法和认识三个层面回答何谓教育督导案例、如何撰写督导案例、为何撰写督导案例三个基本问题,以对督学的案例撰写提供方法和理论的指导与参考,进而助力督学的专业表达力提升。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变以往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价重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性评价、轻指导监测的教育性和支持性督导评价的现状,本文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要素,确定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而构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性督导评价结构模型,并根据督导对象与督导内容的不同,提出了“三类对象、四个维度、三级指标、五套工具组合”的督导监测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逐渐从传统单一的传授式培训为主向国际化、多元化的培训模式转型;在培训内容上更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培训主体上逐渐打破以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为主的局面,鼓励以高校、中小学、培训单位三者联合形成培训共同体,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1989年北京市颁布《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来的20年时间里,北京教育学院承担了在职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探索继续教育的新模式:挂牌上课,送教上门;组织专家讲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等。进入21世纪以来,学院作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第一批试点单位,承担国家级研修任务,同时明确教师继续教育的定位,培训人及经费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培训项目已形成了品牌:“绿色耕耘”、“春风化雨”、“市级骨干”、“师德培训”等已深入人心,得到了北京市委领导的好评;同时学院支持西部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并与兄弟院校交流合作,促进学院的教育研究工作。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进程中,因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都得到了加强和保障;培训者队伍学历、职称等都得到极大优化;学院自编专业教材,大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的提升;以教师为本,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培训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学院今后要继续坚定办学方向,以科研引领培训专业化,通过人才培养及引进等方式进一步打造精良的培训队伍,参与中小学教学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制定并实施的,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和作用,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扫盲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新时期,新创文字的社会功能面临着来自外部社会和少数民族内部环境的巨大影响,有些功能受到了削弱。不能否定新创文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某些功能仍在积极发挥着其他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督导是“双减”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应遵循课堂教学督导的内涵界定、证据基础和价值属性,构建“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督导评价框架。该框架以政策依据、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构建的证据基础,以双重性、整体性和通识性为基本价值属性,并形成了2个内容领域、3个内容维度、15个关键指标的课堂教学督导内容架构。文章进一步从督导方式、督导程序、督导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治理背景下,责任督学对中小学实施经常性督导,对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责任督学开展课堂教学督导评价,易将自身原有岗位角色带入,存在角色定位不清晰、职责任务不明确、评价视角专业性不突出等问题。通过焦点小组讨论法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厘清了督学在课堂教学督导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边界,确定了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基于督导职能性质视角,提出“一目标、两框架、三维度、四要素”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督导评价框架模型,为课堂教学督导评价工具研制提供依据,为提升课堂督导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专业性以及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需做出重大调整与改变,由过去关注教学技能转向更为根本地从学生的状态和需要出发来调整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在探讨教师改变的内涵、教师改变与课程改革的关系、教师改变的路径等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成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师资养成和加强民族地区师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等国家的政策法规中对教师队伍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作为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语文政策在不同时期("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例外)对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我国民族语文工作的开展;但另一方面,由于民族语文政策体系本身发展尚待完善,这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