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东北玉米带热量资源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应用线性回归、非整数波谱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东北玉米主产区热量资源的长期演变趋势和变化周期,并对未来10a的情况进行初步预测。要素包括:日平均气温稳定≥7℃、≥10℃的初、终日期,≥10℃积温和5月∽9月平均气温之和。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内,≥7℃、≥10℃初日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农业生产季内热量资源有增加趋势,但近些年这些要素不稳定。界线温度初、终日存在的23a、15a、和9a左右的变化周期,≥10℃积温和5月∽9月气温之和存在60a、35a∽41a、15a∽16a、9a和3a∽4a变化周期。目前所处的长周期内的暖期很可能在2010年前后结束,积温增加的趋势和农作物播期提前的趋势也将缓解,而且在中短周期内,近几年积温可能将减少,冷害和霜冻可能发生,农作物品种和播期都应有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吉林省粮食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树庆 《资源科学》1994,16(1):34-40
本文采用农作特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对气温、降水等环境条件的反应函数,建立了粮食产量变率计算模式,分析了在作物各生长季节内气温升、降1-2℃与降水增、减10%-20%的不同组合条件下,吉林省各地主要粮豆作物产量的变率,提出了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吉气候变化、粮豆产量、吉林省  相似文献   
3.
东北日光温室最大风荷载特征及风灾预警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荷载作为温室主要活荷载,直接影响着温室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利用东北地区176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资料,采用极值Ⅰ型分布函数计算了5年、10年、20年、30年重现期的风速极值和风压,结合东北地区日光温室结构特点,确定了日光温室所受最大风压,最终得出了东北各区域日光温室遭受大风危害的临界风压和风速指标。结果表明:东北东部、西部及北部山区为最大风速和风压低值分布区,沿海及中部平原为高值分布区,随着重现期的缩短,最大风速及风压呈下降的趋势。日光温室风荷载范围为(0.07~0.44)k N/m2,与建筑规范中基本风压标准值差距较大,在不考虑日光温室风载体型系数的情况下,确定东北各区域日光温室大风掀棚风压和风速指标。从风荷载空间分布看,占据东北大部地区的Ⅰ和Ⅱ区有利于日光温室发展,其中辽宁的Ⅰ和Ⅱ区光热资源丰富,冬季温度较高,有效生长积温多,更适合日光温室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树庆  王琪 《资源科学》2010,32(1):35-41
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组成部分,其定义和内涵存在鲜明的时代和地域差异,从保证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大局来看,粮食调出省份也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文章阐述不同时代和地域粮食安全,以吉林省为例,定义粮食大省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指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内涵的核心不是解决吃饭问题,而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保证全国粮食供给的问题,应是以满足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能够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为目标。文章根据吉林省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现状,把粮食产量及其波动、粮食消耗和贸易、仓储能力等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用特尔菲法和权重平均法建立了粮食安全定量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表明:80年代前的粮食短缺阶段,吉林省粮食状况是很不安全的;现阶段吉林省多数年份粮食安全度较高,但几个严重干旱年是不安全或较不安全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本文最后指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一是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二是粮食种植面积变化、农业投入、市场价格和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防御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二是稳定粮食作物面积,加强农业技术开发,完善粮食政策和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5.
马树庆 《预测》1989,(4):26-30
粮豆产量增长趋势(趋势产量)的中、长期预测是制定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的基础工作,在粮豆产量的气象预报过程中也必须对产量的时间序列进行趋势产量分解,以便确定气象产量。趋势产量预测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所制定的发展规划的可行性,甚至决定规划的成败。气象产量预报的精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趋势产量分解得是否合理。而趋势产量预测效果则取决于所采用的预测方法是否正确,资料的序列长度、精度及处理方法。为此,本文对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