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10月5日颁布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85岁女科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此殊荣。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是屠家唯一的女孩。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望。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  相似文献   
2.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还不会系鞋带,因为妻子对他从吃饭到穿衣,事无大小,一包到底。一天,我到学校去接他放学,体育老师对我说:“你儿子今天上体育课,跑步时因为鞋带开了就不跑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不会系,怕绊倒。希望家长回去教教他。”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提醒她要多给儿子一些劳动锻炼的机会。妻子却不以为然“:系鞋带算不了什么大事,老师也向家长告状。儿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学习搞好了,就是好样的。鞋带开了,老师给系上,不就行了!”我惊讶道“:你可真敢想。要是老师也像你这样溺爱学生,那么,孩子到时不都成了高分低能的蠢材…  相似文献   
3.
尊严     
一位读研究生的朋友,在一次聊天中,讲了她所在的大学里一位老教授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天才的成长     
在伦敦北部郊区的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有一个叫大卫的男孩,他说着一口粗俗的英文,经常被周围的人看不起.没有朋友一起玩耍,大卫就独自在自家的后院,玩父亲给他买来的足球.  相似文献   
5.
儿子小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忙,没时间顾及他。一天,儿子告诉我,他的裤子刮了一个小洞,让我给缝上。我当时正忙着,没给他缝,过后我便忘了。没过几天,我给儿子洗裤子时,忽然想起他让我缝的洞,我便拿出针线,一看洞不知何时已被儿子缝上了。虽缝得歪歪扭扭,可我还是惊喜不已,因为当时他还只有5岁。  相似文献   
6.
春来榆钱香     
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时,榆树破寒,绽出圆形薄片,人们便趁着鲜嫩将榆钱采摘下来.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有余钱"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有时也需要来点自嘲。自嘲有时反应出的是一种深奥的人生哲学。闲暇时看文人的自嘲,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启示。自嘲表面上是自我糟蹋,实际上却体现了自信、幽默和成熟的内心。沈从文自嘲初次写作时,标点符号都用不对。在北平教大学生文学课时,自称是“小学生”教“大学生”。除了文学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8.
吃蟹的风雅     
正古人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秋意渐浓,菊花飘香,又到了吃蟹的季节。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吃蟹俨然成了一件风雅的事。常人看来,螃蟹的特征是多足横走,为横行霸道的代表。这成了文人最看不惯的事情。齐白石十分憎恨国民党的贪官污吏,于是他在一幅《袖手看君行》的画上题诗道:"常将冷眼观螃蟹,看尔横行  相似文献   
9.
左宗棠性格豪爽,争强好胜,睥睨一切,不可一世,以自负闻名.在他还没有发迹之前,即夸口说:“吾可大爱,而不可小知;能用人,而不能为人所用.”他能吃健谈,赴宴席,一入座便杯盘狼藉,恣意笑乐,议论风生,旁若无人.如有人和他争辩,他便怒目而视,好像要把人吃了一样,非压倒对方不可.  相似文献   
10.
清朝统治的268年中,曾进行了112次科举考试,产生了114个状元.其中第110位状元,就是人称糊涂一生、伟大一时的骆成骧. 骆成骧(1865-1926)是四川资州人.他14岁成为童生,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中举人,三年后,又考中了进士,成为清代历史上唯一的四川籍状元. 金殿传胪之后,骆成骧被授予翰林院修撰.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他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提调.他上台后,热情很高,很快和川籍京官一起创办了蜀学,并企图在文化教育方面搞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