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人类胚胎研究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同时,与胚胎相关的研究领域也一直存在伦理争论。特别是当科学研究进入“无人区”时,现有的伦理规制是否能在保证研究不触及红线的前提下,为前沿科学研究保驾护航成为亟需解决的困境。已有学者在科技治理主题下讨论该困境,既有研究表明,治理的一大难点是政策僵化,因此如何规避僵局,形成有效的、及时的政策措施是现今科技伦理治理的重点(之一)。2015年,我国学者发表利用CRISPR/Cas9修改了β-珠蛋白基因(HBB基因)的研究,在国际上引发了一场“伦理风暴”,但随后英国先后批准涉及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和线粒体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项目,日本批准“人与非人动物嵌合体”研究,虽然正当全球争议之时或超前于国际相关规定,但均获得了较高的国际认可度。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以英国和日本相关治理实践为案例,研究发现,两国的治理实践均体现出了“伦理先行”的治理理念,以商谈方式推进新规制共识,从而打破政策僵局。英国和日本的案例很好说明了,对于伦理敏感度高的前沿研究,可以通过一套有效的商谈机制和透明的审批程序,让伦理成为解决冲突和疏通治理困境的渠道。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还发现,英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2.
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合成生物学的工程特性赋予其“设计”和“重构”的实践内涵,人为设计的生命得以加入传统的以DNA为基础的生命进化进程,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安全风险和伦理问题。文章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所引发的伦理争议,剖析了合成生物学面临的安全风险、伦理困境及其诱因,在借鉴欧美国家监管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