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薄膜与Ni2+掺杂TiO2薄膜。通过XRD、AFM表征了薄膜的晶相和形貌特征,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接触角以评估薄膜的亲水性,以甲基橙作为有机污染物研究了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发现:少量Ni2+掺杂提高了TiO2薄膜的亲水性和光致亲水性。但Ni2+掺杂却使TiO2光催化性能有所降低。结果表明,TiO2薄膜表面的光致亲水性与光催化特性无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沿空留巷是指沿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在采空区边缘用某种支护将巷道再次维护起来、留给下一个回采工作面使用。它对解决推广无煤柱开采、缓解接续紧张、提高采区回采率、降低掘进率、降低吨煤成本、防止煤炭自燃发火等问题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电子产品世界》98年首期报道了 16位 80 98单片机1996年已停产的消息 ,使得学校单片机教学关于 8位、16位、32位之争又起波澜 ,教改的矛盾直指单片机位数。多年来 ,高校中专的单片机教学一直采用以 80 98为核心16位单片机 ,有的学校还在采用 80 5 1为核心的 8位单片机。98年 5月《中国单片机市场的理想与现实》提到 :中国教学与工业结构有很大脱节。有人指出 :有的教材如“计算机组成原理”内容是二十年前的 ,数届学生学后都反映效果不好 ,他们即使学懂了书上 70年代的机器 (社会上早就找不到这类机器 ) ,毕业后又有什么用呢 ?单片机在我…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使用的视频传输系统存在的弊端,实施双绞线数字视频传输改造。本文叙述了系统设备配置、技术要求和电路工作原理,介绍了双绞线传输视频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一门基础学科.生物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的展示显得无能为力,信息技术却提供了这种可能.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因为某些生物知识过于抽象,探究实验时间过长,生物现象较难描述,造成教师教学不畅,学生理解困难,掌握知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高立华 《中国教师》2013,(Z1):187-187
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也充满着奇迷,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地理,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的高尚情操。高中地理是中学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科目。地理教科书里有很多漂亮的图景,这些图画能给人一种视觉的美感,也可以利用图画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  相似文献   
7.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薄膜与Ni2+掺杂TiO2薄膜.通过XKD、APM表征了薄膜的晶相和形貌特征,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接触角以评估薄膜的亲水性,以甲基橙作为有机污染物研究了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发现:少量Ni2+掺杂提高了TiO2薄膜的亲水性和光致亲水性.但Ni2+掺杂却使TiO2先催化性能有所降低.结果表明,TiO2薄膜表面的光致亲水性与光催化特性无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锐钛矿相TiO2薄膜,在基片温度、溅射功率、溅射时间以及靶材与基片间的距离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不同氩氧分压比对薄膜亲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光谱(XRD)表征了薄膜的微观表面形貌和晶相组成,采用静态接触角(SCA)评估薄膜的亲水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氩氧比制备的锐钛矿相TiO2薄膜,紫外光照12 h后,接触角降到10o左右,而氩氧比小于等于5:5的接触角都低至5o左右,达到了超亲水性。氩氧分压比为4:6时,样品薄膜的光致亲水性最佳且光照后亲水性的保持较长。  相似文献   
9.
在工作气压为1.9 Pa的氩氧气混合气氛中,改变氩氧的流量比和基片温度,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二氧化硅薄膜试样,并对薄膜的微观表面形貌和薄膜的亲水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氩氧分压比为64和基片温度为90℃时制备的SiO2薄膜亲水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巷道破坏的机理及巷道的支护类型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