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了学习型社会的特征,通过介绍图书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讨论了图书馆对学习型社会具有的支持作用,提出人文主义价值理念的回归和数字图书馆的大力建设是学习型社会中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历史的角度,以儒家文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与近代新文化教育的出现,结合科技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化程度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专业承诺是衡量个体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指标。为探求中职生生涯阻碍知觉与专业承诺的关系,将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学校参与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到生涯阻碍知觉与专业承诺的作用机制中,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加以检验。通过中职生生涯阻碍知觉量表、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学校参与量表和专业承诺量表对广西2037名中职生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生涯阻碍知觉负向预测专业承诺;生涯决策自我效能在生涯阻碍知觉与专业承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校参与能有效调节“生涯阻碍知觉—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专业承诺”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路径。据此提出,要通过减少学业阻碍、提升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提高学校参与度等策略来提高中职生的专业承诺,以实现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华娟  韦修喜 《教师》2024,(11):105-107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重要模式。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对计算机类研究生的培养要求,高校应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的特殊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产学研办学特色,培育更多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解析计算机类专业对“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特殊需求,并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研究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策略,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新工科创新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